50多年前,一部《铁道游击队》电影让微山湖享誉大江南北,再现了当年红色文化。今年,一部《花开的美丽季节》电视连续剧让微山县、微山湖再登荧屏,呈现出微山湖美丽的生态和纯朴的民俗民风。
守着微山湖品牌和资源优势,如何做大做强旅游业?微山县依托丰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开展大宣传、营造大氛围,提升微山湖知名品牌和良好旅游形象,着力打造“文化、民俗、生态”三张名片,挖掘旅游资源,用“热点”炒“卖点”,吸引不同需求游客的眼球,全面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
挖掘文化名片
微山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发挥文化优势,微山县不断加大文化资源的开发、融合、融投资力度,加大对文化景点的投资力度,对历史保留的殷微子墓、目夷君墓、伏羲庙、仲子庙等进行了修葺完善,重建了以汉留侯张良墓、国际书法碑林、留侯祠景点等为内容的微山湖文化园;开发新建了铁道游击队纪念碑、馆,“铁道雄风”、“微湖曙光”两座铁道游击队大型纪念群雕,微湖大队纪念碑等革命传统景点。实施了南阳镇古运河景观带建设及古商业街、皇帝下榻处等遗迹恢复以及民居改造工程。投入资金5亿余元,已逐步建成以崇德阁、铁道游击队纪念园、殷微子墓、张良文化园等微山岛旅游景区和具有中国运河四大文明古镇之一称号的南阳古镇景区。
塑造民俗名片
微山的风土人情、特色饮食、渔猎习俗、湖民船屋、生活礼仪等都显现了微山湖文化独特的韵味,彰显了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高楼乡渭河村是远近闻名的渔民村,祖祖辈辈生活在渔船上。2005年,在村两委的组织下,将渔民的船只连接成“街”,绵延水域2公里,发展起来旅游业,2006年注册了旅游公司,按照“水上王府井,湖上南京路”品牌要求,建立了融游湖赏荷、休闲度假、体验渔乡风情、文化内涵丰富的自然生态型旅游模式,成立了民俗村;南阳镇王苏白村也是有名的湖中村,该村依托地理优势,投资整修了民俗旅游建设改造工程,美丽的自然环境,特色的民俗风情,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此观光。
为充分展示传统的渔民生活、渔家风情,满足游客的需求,微山县加强在民俗村内的民俗娱乐项目建设,开设逛水街、打水仗等传统渔家项目,编制了渔家婚礼、鱼鹰捕鱼、端公腔等具有微山湖区特色的表演活动,并集赏荷、健身、购物、品尝、游乐于一体,开展以“吃渔家饭、住渔家院、随渔家行”为内容的“做一天微湖人”活动。
打造生态名片
微山湖内有鱼类78种、水生经济植物74种、鸟类87种。每年夏秋之际,数十万亩荷花连片开放,形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
微山县为改善微山湖生态环境,先后规划30余万亩生态人工湿地,分为路域经济带、环湖经济带和高效经济作物带,在沿河入湖口等地人工种植芦竹、芦苇、蒲草、菱角、莲藕、芡实、马蹄、杞柳等作物70多种,形成了美丽的水上植物园和生态湿地。依据微山湖荷文化、渔文化和水文化的微山湖生态荷园,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展现了这里的荷香水美的景致。目前,微山县聘请美国易道公司设计规划、总投资3至5个亿元、总规划15万亩的微山湖湿地公园正在微山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景区建成将由亲水绿洲、自然湿地、观鸟绿洲、高楼湿地、小泥河、渔业博览园、渔业体验区、红荷观光园、天然芦苇荡等9个景区组成,届时微山湖湿地公园将成为亚洲最大的湿地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