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济宁市微山县巧打“文化牌”,以打造一流精品文化、特色文化、科技文化为牵引,让文化的力量在县域经济中 “着陆”,催生一批创业者、新产业,文化“软”实力带来经济社会发展“硬”效益。
精品系列催生火热创业
前不久,央视八套热播的以微山实名拍摄的电视剧 《花开的美丽季节》播出后,在社会中引起强烈反响,在进一步提升了微山湖对外宣传形象的同时,也带动了一大批村官立足基层创业。全市村官600余名,微山县就有308名,占据二分之一。该县各乡镇(街道)都形成了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基地)等,仅傅村镇的大学生村官创业园规划占地1000亩,由大学生村官联合创业大户,先后引来了山东贵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等3个重点企业。其中,两个企业已正式投产运营,一个正在建设中。预计3家企业正常投产运行后年产值2.1亿元,可带动当地闲散劳动力1500余人就业,园内务工人员年工资可达9000余元。
微山县以节会招商引资,近三年的大型文艺演出吸引了大批客商,仅今年荷花节期间,就达成合同项目17个,总投资20.9亿元,外方投资19.7亿元。在连续开展四届魅力微山湖摄影大展的基础之上,今年,又举办了“映像微山湖”网络摄影比赛活动,邀请知名摄影家、知名媒体记者聚焦微山湖采风创作,吸引大批外来人士来微山投资兴业。
独特文化打造特色产业
去年以来,以崇德阁为主要标志的微子文化园吸引了大批游客,至此,微山县建成了微子文化园、微山湖文化园、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等,仅上半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7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94亿元。
微山县拥有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和众多文化品牌,中华始祖伏羲、殷代圣人微子、春秋君子目夷、汉代名相张良、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以及文学家王粲、思想家仲长统、医学家王叔和等都曾在此生活;“梁祝”化蝶曾在此翩翩起舞;“铁道游击队”等革命武装,曾在此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诗篇……为使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资源,微山积极规划,广泛宣传,不断完善政府资金、民间资本的文化合作投入机制,形成了全方位、多元化超常规投入文化建设的新格局。
科技文化推动高端产业
微山县积极普及高新科学技术文化,以高新科技文化的普及促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新能源的占位领跑“能源强县”发展。生产以“节能”为主题的船用风力发电机、LED灯、霓虹灯带等高新技术产品,加大内河航运业、船舶制造、生物制药、稀土冶炼等生产开发力度,发展湖区新型产业。山东润峰电力有限公司,不仅实施了全国第一家民营、山东省首家光伏电站的并网发电,而且还自主生产组装光伏电站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目前,年生产太阳能电池和组件140兆瓦,电池转化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今年底年生产能力将达到280兆瓦,生产的产品销往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市场。微山目前已有新能源企业4家,项目涉及多晶硅、锂离子动力电池、碲化镉太阳能、电动汽车、LED新光源等多个领域,被授予“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