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10月14日晚,京剧意象杂技剧《粉墨》等四场演出分别在济南珍珠泉人民会堂等剧场上演,为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营造了热烈的气氛。10月15日上午,“非遗”博览会开幕式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门前广场举行,来自全国和全省的62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项目将在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展厅集中亮相。
在10月15日至18日博览会期间,将举行博览展示、交易签约、项目展演、非物质文化进校园、高层论坛、闭幕式暨颁奖晚会等各项活动,设于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的博览会主会场将对观众免费开放。其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展示板块中,众多精美的手工制品、传统名吃及传承人绝活展示也将亮相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多姿多彩的非遗世界。山东展厅内展区主要由实物展区、图文展区和影像展区三个部分组成。济宁展区特装展台上,一幅长5米、宽0.6米的芦苇和麦秸制成的《清明上河图》颇为引人注目。据了解,该作品由山东民间手工艺制作大师叶旭等六人用一年半的时间制成,画上共有人物350多人,牲畜40多头。非遗博览会期间,他们将现场制作、展示、销售精美的芦苇画。菏泽展厅的曹州面人展台刚刚装台完毕就吸引了众多观众。“曹州面人用料讲究、做工精致,栩栩如生。”菏泽面塑代表性传承人、菏泽面塑艺术家协会主席穆绪建告诉记者,博览会期间,菏泽面塑艺人将进行现场制作、销售。
位于会展中心一楼序厅正前方的中心舞台,是本届非遗博览会的绝活展示区。届时,国粹京剧、皮影戏、传统摔跤等多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将齐聚一堂,为广大观众展示独家绝活。在博览会的标准展区,巧夺天工的剪纸、惟妙惟肖的面塑、久负盛名的黄家烤肉、闻名天下的德州扒鸡等众多非遗项目也将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在大饱眼福之余,也尽享味觉盛宴。此外,博览会期间,来自济南市属院团的艺术家们还将在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广场舞台上为广大观众和外地游客奉献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
此次“非遗”博览会的一大特点是主打博览与交易,交易项目签约仪式将在舜耕会堂举行。将组织全国各省、我省各市20个影响广泛、金额较大、导向突出的交易项目进行集中签约。
剧目展演作为本届博览会的一个突出亮点,10月14日起至19日,陆续在济南各大剧场拉开帷幕。目前,筹委会已邀请了来自河南、河北、广西、安徽、山东的10台优秀非遗剧目,为广大市民奉献17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