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嘉祥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全面落实规划,创新发展机制,加快景区建设,改善旅游环境,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旅游产业在转型中稳步提升。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嘉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将发展旅游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突破口,牢固树立抓旅游就是抓结构调整、抓旅游就是抓产业转型的思想观念,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着力培育。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将武氏祠、青山、萌山建设列入全县“4611”重点工程,成立了武氏祠、青山、萌山景区开发建设指挥部以及南部山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由县级领导任指挥长,综合各级各部门的力量,强力推进景区开发。县委主要负责同志两次召集景区开发现场办公会,多次到景区指挥指导并现场调度项目进展情况,有力推进了景区开发进程。
推进旅游项目建设
武氏祠景区开发建设项目。坚持高点定位、突出特色、集思广益、科学决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武氏祠开发主题定位;精心编制了《武氏祠招商专案》,通过网络招商、亲情招商、驻点招商等多种形式,与开发商进行广泛对接;结合南部山区治理和大绿化工程,实施了引水上山工程,对规划区内的紫云山、武翟山进行了山体绿化,栽植了大量的果树,金太阳杏漫山遍野,使武翟山成为嘉祥南部的“花果山”;把村庄搬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计划对景区规划范围内的村庄实施整体搬迁,目前已完成拆迁评估和农村社区的规划;规划建设东至机场西至纸坊镇驻地的武氏祠景区专用线,着力提升武氏祠景区的通达度,现已完成地上附着物的清偿,力争今年10月份通车。
青山景区开发建设项目。启动了青山村村庄搬迁工程;对青山山体进行了绿化,植树8万余株,实施了引水上山工程;重修了三官庙,整修了普兴寺整体院落;设计了青山寺至法云寺的游步道及山顶标志性景点建筑,在法云寺大雄宝殿上修建了祈福九层石质宝塔、2座石亭,山顶规划设计了凌霄宝殿。
曾庙景区开发建设项目。大力推进曾庙排水工程,完成了沟渠整治、桥梁维修以及景观桥建设;维修育英门、景胜门;加大对南武山山体的绿化力度。
城区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为改善城市景观,努力将嘉祥打造成济宁的后花园,嘉祥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以萌山和环城河开发为重点的“八山四湖”战略。整合萌山、柏山、尖山、刘山等八座山头,东湖、南湖、西湖、北湖四大人工湖,开发城区旅游。目前,萌山公园开发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已全面完工,二期工程进展顺利,主体建筑孝贤阁以及迎凤广场、天梭广场、天桥等工程即将竣工。贯穿嘉祥东湖、南湖、西湖、北湖等四大人工湖的滨河公园也已完成砌石护坡、石雕小品、景观石安放、绿化等多项工程。孝文化广场新建的音乐喷泉现已完工,五颜六色,场面恢弘,前来消夏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东湖上,全新的大型水幕电影项目也正在加紧建设。
国际旅游商品交易中心。为拉长旅游产业链,大力开发旅游商品市场,嘉祥将国际旅游商品交易中心作为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占地1100亩,总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周期5年,总投资13亿元,分三期实施。今年上半年,嘉祥国际商贸城首届家居文化节暨全民创业基地正式启动。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鲁西南地区门类齐全、设施完善的旅游商品集散中心。
改善旅游景区环境
为改善旅游环境,嘉祥县政府制定了《嘉祥县南部山区 “两线三区”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并成立了南部山区指挥部,组织林业、环保、国土、旅游、公安、交通、工商等部门对南部山区进行封山禁采、植树造林、污染治理。经过各乡镇、各部门的协调合作,全县关闭整合矿山企业45家、石灰窑15座,102家碎石场安装了收尘降尘设施;对曾庙、曾林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开山、采石、开荒、修坟立碑等破坏景观、植被和地形地貌的活动进行了集中清查治理;同时,结合全县荒山绿化工程,开展声势浩大的 “十万干群绿化荒山”、 “春季造林”和 “雨季造林”活动,重点加强对景区周边的山体绿化,共植树110万株。另外,为了对南部山体造景式开发,在指挥部的领导下,旅游造景组对适宜造景的南武山等七座山体的石刻断面进行实地测量和拍照,按照嘉祥县旅游总体规划和南部山区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结合嘉祥的风土人情、历史传说以及山体现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山体进行了造景图案设计。为了更好的方便游客,在交通干线树立青山、曾庙、武氏祠的交通标示牌,目前已完成设计,即将施工建设。
打造生态旅游新山区
嘉祥的景区大都位于南部山区,多年来,山区群众多以开采山石资源为主导产业,既浪费了资源,也污染了环境。然而,靠山吃山,不是开山采石,而是充分利用山石资源,绿化荒山,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及时叫停与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的发展方式,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全力引导南部山区村民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响亮提出了 “打造南部生态旅游新山区”的口号,明确纸坊镇为旅游特色镇,将旅游业作为纸坊镇中心工作,依托现有资源,积极培育五岭山庄、云泉山庄等乡村旅游示范地,全力打造纸坊旅游板块。目前,在 “转方式、调结构”的形式下,南部乡镇成立了产业结构办公室,结合山区治理、山区绿化打造 “千亩桃园”、 “千亩杏园”,将南部荒山建成一座座花果山,同时开展道路综合整治,打造绿色长廊,在道路两侧栽植大量观赏树种,既降低了污染,又美化了环境。
强化旅游宣传促销
现代旅游的发展早已突破 “酒香不怕巷子深”传统观念,嘉祥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宣传实效,大大提升了嘉祥旅游的整体形象。
积极参加宣传促销活动和旅游交易会。为全面推介嘉祥的旅游资源,嘉祥旅游局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3月,嘉祥旅游局促销人员随同市旅游局赴聊城、开封、商丘参加了 “观世博、游济宁”大篷车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四月上旬,旅游促销小组随同省、市旅游局赴重庆参加 “山东人游重庆、重庆人游山东”大型促销活动,在客源城市举办的旅游推介与合作座谈会及联谊酒会上,与当地旅游局、旅行社及新闻媒体代表广泛沟通,推荐了嘉祥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学习了对方旅游发展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次,精心筹备文博会嘉祥旅游形象展示区,积极组织旅游企业参展参赛。
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嘉祥。与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国家主流媒体密切协作,全面开展旅游形象宣传。7月、9月在中央电视台 《朝闻天下》栏目播出了嘉祥旅游形象宣传广告;中央电视台摄制了武氏祠、曾庙专题节目,即将在 《探索发现》栏目中进行深度报道;与新华网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借助网络平台推介武氏祠景区开发等重点项目;省、市、县各级媒体以不同方式对武氏祠进行了多角度的宣传报道。另外,嘉祥旅游局精心组织的 “吉祥组合”在山东电视台综艺频道快乐向前冲栏目中闪亮登场,有力地宣传了嘉祥旅游。(作者系嘉祥县旅游文物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