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7月15日上午,在有着“北方都江堰”美誉的京杭大运河南旺枢纽工程大遗址研讨会现场,汶上县县长孙琪向国家文物局以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专家们,讲述了未来大运河南旺枢纽工程大遗址保护的蓝图。当天上午,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以及山东省的三十多名专家齐聚济宁,先后对南旺分水枢纽体系中的戴村坝、琵琶山溢流坝、南旺分水龙王庙遗址、柳林闸等重要工程进行了详细考察。
作为大运河上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南旺枢纽工程大遗址已经有600余年的历史,因其结构缜密的配套工程,有效保证了大运河连续500余年畅通无阻。但是,随着漕运落后、河流改道、工程年久失修等原因,南旺分水龙王庙水利枢纽工程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2008年3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对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遗址和分水龙王庙建筑群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
“以分水口为中心,恢复周边部分运河故道、石剥岸、分水嘴、码头等历史遗迹,然后从上游引入大汶河水,恢复柳林闸等设施,通过这一分水枢纽工程,再现‘三分朝天子,七分下江南’的壮观景象……”据汶上县县长孙琪介绍,大运河南旺枢纽工程大遗址和龙王庙建筑群保护工作设想已经“出炉”,准备在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遗址建设遗址公园,恢复水系,调水入运,再现分水景观。同时,加大对龙王庙古建筑群的建设和保护,建设南旺分水枢纽博物馆。与会专家为南旺枢纽工程大遗址保护工作提出了中肯的宝贵意见,并对这一设想进行了评估论证,这将对运河保护和运河“申遗”成功做出积极贡献。
南旺分水枢纽体系中的戴村坝
汶上县县长孙琪:建设遗址公园 开辟游览路线
在15日举行的大运河南旺枢纽工程大遗址保护研讨会上,汶上县县长孙琪表示,结合汶上县城乡发展整体规划,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拟在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遗址建设遗址公园。
据介绍,实施遗址公园建设,具体规划设想分两步实施。首先圈定、整治保护区域,实施生态修复,沿大运河和小汶河两岸划定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以分水口为中心,圈定“T形”保护区,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保护区内的居民全部迁出,妥善安置,进行河道大清理,对违章建筑、生活垃圾等彻底清除,对河道和堤岸进行简单的平整和绿化,设置工程标识说明牌,开辟沿河道环形游览路线,配置环保动力车,以方便游人。
然后,恢复水系,调水入运,再现分水景观。拟聘请高层专家,编制《南旺分水枢纽工程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方案》。设想是以分水口为中心,恢复周边部分运河故道、石剥岸、分水嘴、码头等;尽量实现上游从戴村坝引水,疏浚小汶河,重建马踏湖水柜,清理运河故道,修复十里闸、柳林闸、寺前铺闸等水工设施,调水入运,展示运河枢纽工程,再现分水壮观场面。
此外,加大对龙王庙古建筑群的建设和保护,即在水明楼、牌坊和戏楼基址上复原建设仿古建筑群,其内部在充分展示原有建筑遗址的基础上,采用钢架玻璃结构,实现考古遗址保护。借鉴外地经验,结合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遗址实际,计划建设南旺分水枢纽博物馆,除展出一些出土文物和图片外,还将通过沙盘、多媒体、三维动画等多种高科技手段,充分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融合运河历史文化,将枢纽工程的昔日风貌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山东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处长倪国圣:与民俗结合实现功能转变
“对大运河南旺枢纽工程进行保护和开发,对于推动大运河申遗意义重大,对于全省大遗址保护工作也将起到示范作用。”山东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处长倪国圣在研讨会上表示。
倪国圣说,目前国家已经启动了大运河申遗工作,山东段的规划已经基本完成,而作为运河上的重要枢纽之一,济宁段特别是南旺段也应该抓紧进行规划,也正好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日前,国家文物局刚刚下发通知,将进行考古遗址公园评选,同时制定了详细、明确的要求和标准。这也为南旺枢纽工程的保护开发提供了依据。
“多项工程实施后,恢复了基本的面貌,下一步该如何让其发挥作用是最重要的。”倪国圣表示,南旺枢纽工程完成初步的保护、展示作用后,要做好转化和扩展文章。历史上,大运河济宁段是最为繁华的一段,所以与民俗相结合,实现功能的转变是非常必要的,按照地方民俗,模拟当时繁荣的景象,对于推动旅游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山东省水利厅总工程师贾乃波:保护开发条件可行
“对南旺枢纽工程遗址进行保护和开发,目前存在许多的可行条件。”山东省水利厅总工程师贾乃波表示,京杭大运河南旺段是全段中地面高度最高的河段,成为大运河的分水岭,600多年前南旺枢纽工程的建设,也是自然的地理条件使然。
贾乃波介绍,工程可行的另外一个重要条件便是大汶河的水量充足。实测显示,大汶河每年的流量在12.8亿方左右,使得南旺枢纽工程的恢复成为可能。南旺枢纽工程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进行保护和开发,无论是作为文物还是从水利上看,都非常有意义。通过对其的利用和开发,可以普及当代人的水利知识;通过恢复上游河段,对于大汶河防洪也将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大汶河—小汶河—南四湖的径流,将大大减小大汶河的防洪压力。目前,国家已经同意京杭运河济宁—东平湖航道的开挖建设,南旺枢纽工程恢复开发后,将起到重要的补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