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山东活动周今天结束。5天的时间,山东在这个不大的区域内,让中国元素更丰富,更形象,更生动,更具生命力。齐鲁之飨对世界的赤诚奉献,得到来自五大洲的热烈回应。
鲁韵悠扬、齐风鼓荡中,“济宁元素”的亮点一再闪现。不同肤色的人们,都在有意无意地发现和关注这心灵之光、智慧之光、文明之光。
还有一种解读
那座金色的孔子像成了明星,谦恭地微笑着,无声地接受着中外游人尤其是洋“粉丝”们的追捧。就灵感而言,初识往往比熟知更有优势。
“孔子是微笑着的。”来自法国的雕塑家罗西·维扬的发现让记者大吃一惊——有机会千万次地仰望,竟然忽略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这个有些神经质的异邦人下面的话,可能会让很多包括先师的同乡在内的国人汗颜:
“无论是雕塑还是绘画,西方的人物一般是没有笑容的——无论是曾经存在的荷马和屋大维,还是没有存在过的维纳斯和普罗米修斯,还是诞生于艺术创造的思想者和掷铁饼者。因此达·芬奇的那幅著名的画才显得更加珍贵,甚至让那个叫拿破仑的小个子巨人在每天只能睡3个小时的时候,还要在行军帐篷里每天不止一次地欣赏那个并不美丽的女人,几近成痴。她让人倾倒的最大的秘密,就是她那吝啬得趋近于零的微笑。”
“但是与这位老人的微笑比起来,她的表情就一文不值了,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这恰到好处的微笑来自2500年前的东方,虔诚、真挚、睿智、善良、自信、包容……总之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在里面。他不仅仅是硕果仅存的文明古国的代表,他还应该是世界的引领。别的我不懂,至少艺术领域应该这样。”
“他的微笑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开放。”来自美国阿肯色州的留学生吉米·索格迫不及待地补充,“他不拒绝我们。”
来自突尼斯的大学教授沃斯塔告诉记者,在很多国家,孔子是中国的代表,精神的代表。当他知道记者来自孔孟之乡时,用生硬的汉语说:“幸运!”
还有一位祖师爷
“鲁班锁E图解说明:该玩具拆时容易装时难,图中号码代表安装的先后顺序。”下面是五步形象的图解。记者将六根木块拆开又重新装好,用了一节课的时间。
这么一个小小的玩具,与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古建筑部分的展示有着怎样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任何到过现场的人都会有所感知,尽管这种感知形象的成份居多。
在国家省区市馆世博主题演绎中,山东馆的标志符号——巨型LED“鲁班锁”分外引人注目,因为它是中国城市智慧的浓缩,它穿越了漫长的时空隧道,佐证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在浩荡的工业文明之外,还有如此精巧、如此“低碳”的结构智慧,是来看世博的很多中国人原来也不知道的。现在他们不仅知道了这种构造,还知道了发明这种结构的那位祖师爷,正巧与至圣先师是同乡。他们甚至还知道了在这位祖师爷的故乡,已经形成并与日俱丰的匠圣文化。
还有一项世界纪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但不是强国,充其量是技术强国的生产基地。”这是对现状的准确评价。
但是现状之所以称为现状,就是为着将来的改变做准备。上述 “现状”,就因为一项源自济宁的创新技术而一定程度地得到改变。
2009年,众多纺织业界权威人士来到济宁,走进山东如意毛纺集团的车间,此行的目的,是检验全球纺织新标准——500支是个什么样子。当 “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 (简称 “如意纺”)演示结束时,他们往日挑剔的目光里充满欣喜,甚至有人当场喜极而泣。
业界自有其确定的概念,要让外行人明白,最好的办法是选一个参照——所谓500支,就是相当于人的头发丝一半的细度。不仅如此,这种技术还能将从前不能大规模使用的木棉、汉麻等纺出细纱,织出高档面料。 “如意纺”把原来分别由意大利和英国保持的毛纺180公支、棉纺300英支的世界纪录,提高到了现在的毛纺500公支和棉纺500英支。
山东馆里,一小块500支的如意纺面料是那么的不引人注目,以至于记者来回找了两趟终于找到后,很为这项世界顶尖的技术感到不平。后来一想又有些释然:能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占一席的工业技术,整个山东仅两家而已。
孔府菜、地方剧、鲁西南鼓吹乐……还有王宏宇等来自济宁的世博志愿者。
庚寅仲夏,世界瞩目山东。而世界投向山东的目光,曾更多地在一个地方聚焦、流连。
世博会山东馆孔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