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水浒故里——济宁市梁山县以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为目标,借助水浒故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被称为“朝阳产业”的文化产业,形成了以水浒文化旅游产业为龙头,出版印刷、梁山武术等产业为辅助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
水浒文化产业雄起
梁山县按照“弘扬水浒文化,发展旅游经济”的工作思路,以把旅游业打造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先行产业为目标,强力推进水浒文化主题公园建设。目前,水浒大街拆迁工作已全部完成。北宋街(山北片区)群众安置楼房已封顶,两侧古建筑正在建设中。山北水面通过BT方式与北京中北投资集团进行合作,土方调运工程已完成50%。水浒文化广场目前已完成地质勘探、定点放线和土地平整,广场门区等工程内容正在积极建设中。法兴寺修复工程已聘请复旦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规划草稿,正联合相关部门制定方案。完善了景区引水上山终端工程、游客中心、厕所、游步道、售票检票等基础设施,开通了景区定时定点的电瓶公交车,提升了景区档次和服务水平。加强软景点建设,利用拍摄《八百年水浒》和“水浒英雄谱”系列电影形成的效应,策划推出了“真假李逵”、“扈三娘比武招亲”等水浒情景剧及独具特色的山东快书、“莲花落”、鱼鼓、碗乐等民俗表演活动。与此同时,梁山县进一步加大了对景区景点的宣传力度。在央视《朝闻天下》栏目及河南卫视进行广告宣传和报道;组织演艺和促销队伍参加了2010年世博会国际旅游品牌论坛,被评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策划了好客山东贺年会之“水浒寨梁山好汉过大年”活动,制作的花糕被列入吉尼斯纪录。今年1至6月份,景区实现门票收入、游客接待人次同比增长60%,“五一”黄金周期间同比增长300%。
民营书业异军突起
梁山县委、县政府用经济视角审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把推进民营书业快速发展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内容,从政策、资金、环境等方面全力给予扶持,使梁山民营书业走上了 “规范、提升、壮大”的良性发展轨道,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质的飞跃,目前,梁山县已拥有出版印刷企业38家,其中2家拥有国家出版物总发行资质,10家企业拥有国家二级出版物发行资质,成为山东省获得此资质企业数量最多的县。经营的教辅图书有60余个品牌系列,1000余个品种,销售网络覆盖全国除香港、澳门、台湾以外的各个省(区、市),年销售码洋突破56亿元。目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已受理了该县全国出版发行基地的申报。
为推进全县民营书业集约化经营、集群化发展,梁山县在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了面积1500亩的出版印刷书业园,目前已有金榜苑、天成和新坐标3家书业公司入驻园区。今年开工的投资8000万元的水浒书业有限公司出版印刷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园区全部竣工后,将形成集研发、出版、发行、物流为一体的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全国一流的出版印刷产业基地。
武术文化悄然兴起
梁山县是中华武术四大发祥地之一,与少林、武当、峨嵋齐名,境内的拳术品种有近50余种。梁山功夫研究院、梁山泊武校等7所武校的建筑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其中梁山泊武校被评为济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基地,梁山功夫研究院表演的 “飞檐走壁”、“豆腐上断石条”等节目多次在中央及省市电视台播出。
据了解,梁山县的梅花拳、子午门功夫已入选省级非遗项目。同时,梁山县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文化阵地,多层次发展艺术教育培训专业。梁山舞蹈学校先后为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舞蹈学院及部队文工团输送了近千名艺术人才,被评为济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基地。这个县还积极引导民间传统文化健康发展,目前全县共有山东梆子、豫剧、枣梆剧团8个,从业人员300余人,年演出6000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