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孔子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汪建国日前在孙中山纪念堂作“孔子及其思想”的专题讲座,围绕“孔子思想体系、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成人之美就是成功之道”等内容作精彩演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汪建国认为,曲阜的孔子文化建设的确已经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中山可借鉴曲阜推广孙中山文化建设。
为官首先要正
谈及对孔子思想的理解,汪建国说“仁者爱仁”,“仁”、“理”和“中庸”是孔子的核心思想。在这个浮躁和缺乏信仰的社会,汪建国认为,任何群体都适合学孔学。
比如说商人,要讲究“义利合一”,“义”中取“利”,通俗地讲,就是君子爱才取之有道。孔子基本主张“先义后利”、“重义轻利”,商人如果能做到这点,起码不会出现欺瞒顾客、制造伪劣商品等现象,做到真正的儒商。
而为官呢?如孔子曰:“政者,正也。”意思就是,从政之人要公正、正派、正气,这是政治文明的前提条件,是官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品格。今年3月,汪建国登上广东省委“阳光读书厅”的讲台,在讲到孔子的政治思想时,特别向广东省委干部强调了孔子的“官员品格观”和“人才提拔观”。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则可学习孔子思想的精髓——“仁者爱人”。学习如何做人,他认为只要做到四个字“仁、礼、中庸”,首先爱别人,其次学习社会规范,三是做事做人要恰如其分。
中山可借鉴曲阜的文化建设
孙中山所倡导的“天下为公”原本出自孔子的《礼记·礼运第九》。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故人人不独亲其亲,人人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汪建国说,孙中山把孔子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借用来,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作为奋斗目标,向人民广泛宣传,也起了号召人民起来革命的作用。只是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在政治思想方面的含义已经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是自由、平等、博爱;它在权力方面,已不是由贤君掌权,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权,实行直接民权和五权宪法。
孔子之于曲阜,正如孙中山之于中山。汪建国认为,曲阜的孔子文化建设的确已经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一个计程车司机、一个卖包子的小贩,不需要多高的文化水平,都可以跟你滔滔不绝地谈论孔子,说他的后人和轶闻趣事。如果中山市的每一个市民都能这样谈论孙中山,从孙中山一岁到病逝的主要经历都能如数家珍,那就不一样了,中山可借鉴曲阜的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