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兖州掩映在苍翠之中,在一个个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忙碌异常,一派如火如荼的景象,演奏着城市破茧化蝶的“进行曲”……
路网搭建框架
九州大道是兖州城的主干道之一,随着城市发展,曾经宽阔的道路已显得拥挤不堪。除九州大道外,该市城区还存在一些断头路。道路建设满足不了城市发展需求,势必影响城市发展空间。
兖州市主要负责人说:“要想加快城市建设发展,就必须跳出县城模式,迅速展开新城建设,打通路网框架。”在去年10月该市实施的城市基础设施百项工程中,仅道路建设工程就有20项,目前近一半道路正在建设中。其中,九州大道已成功向西延伸2000米,与新西环城路实现了连接。此外,北护城河路、滋阳路也已完工。为突破铁路、河流的制约,百项工程中包括桥梁工程9项,今年也将陆续实施。中心成网、外围成环、四通八达的城市路网搭起了兖州城市发展的新框架,兖州市城区面积将扩大1倍,由近20平方公里发展到40万平方公里。
河流提升灵性
沿新建的荆州路,大安河的挖掘疏通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大安河进入新城区后,将按沿河公园设计,路河公园一体,以后不仅是一条排洪河,而且还是城市的景观河。
兖州,因水得名,城区内的府河曾留下过“玉河烟柳”的美景。提及此,兖州园林处退休老干部谷传金还流露出留恋之情,“70年代前,府河的水非常清,甚至可以直接饮用,当时的泗河水茶馆还很有名呢。”但由于不注重保护,使老城原有水系遭到破坏,尤其是城区河道淤塞、水网不畅,蚊蝇丛生、垃圾堆积。如何让城区内河流活起来,提高城市灵气?
从去年开始,兖州借助泗河建闸蓄水,实现了府河、北护城河与泗河的沟通。除大安河外,朝阳河、潭村河的治理也在进行,以后还将陆续实施府河西延、府河下游改造。一个以泗河为依托、以中水为补充,泗河、府河、护城河、大安河等贯穿新老城区、连接城乡的水网体系给人们带来一幅河在城中流、人在河边行、城在岸边长的美景。
服务聚集人气
在兖州市新城区,一座具有欧洲古典主义元素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拔地而起,橘红的颜色在蔚蓝的天空下非常鲜艳,这就是刚刚落成的兖州新一中。新一中总投资3.5亿元,占地450亩,总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共有8栋教学楼120个教室,可容纳6000名学生同时上课。目前,学校主体建筑已完工,内外装饰也已结束,校园内道路硬化和景观工程全面铺开。
兖州新城区已规划多年,但由于与之配套的学校、医院、商场等服务设施不完善,一直难以吸引老城人口向新城区转移。为提升新城区人气,打造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生活方便的环境,该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除新一中外,在新城区还将筹建新人民医院、文化艺术中心、公园、体育中心。目前,消防中心等公建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