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成向记者讲述他在“星光大道”录制时的情况
他是一位土生土长于大运河畔的农家孩子,他憨厚朴实的形象就像是电视剧《老大的幸福》中的“大哥”。他在家耕地、插秧、编大蒜,一直像“大哥”一样乐观幸福地面对生活。在日积月累的自身历练中,他练就了好嗓子和好才艺,正是凭借质朴的嗓音和才艺,他深深打动了“星光大道”的评委。他就是济宁市第一位走上“星光大道”舞台,并先后获得周冠军和月冠军,并全力冲击年度比赛的刘大成。
刘大成出身于安居镇南刘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是从事了一辈子蜂窝煤贩卖生意的农民。虽然世代都是农民,但是古运河畔的民间艺术熏染了天生聪慧的刘大成。年纪不大就成了戏迷,山东柳琴、山东梆子、河南豫剧、嘉祥的唢呐,红白喜事的传统剧,都被他海绵吸水似的继承。2010年,在朋友的鼓励下,刘大成向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栏目组报名参赛。5月底,刘大成接到了前往北京参加周赛的通知。
“接到电话时,非常激动,还以为是做梦呢……”刘大成这样描述刚刚接到参赛通知时的心情。放下电话,刘大成陷入了烦恼之中,因为他拿不出更多的钱进行道具和服饰的包装。
和导演沟通交流后,非常有主见的刘大成决定将自己家的播种工具耧车,搬上星光大道的舞台。
在周赛前的准备过程中,拿不出更多的钱请人助演,刘大成就让兄弟和父亲抬着耧车一起上台。一曲《父亲对我说》演唱完毕,评委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感情投入到位声音也很像阎维文,纯朴的服装、特有的农具,纯朴的父亲及亲友助演,就像一幅生动的水墨画。”
家境贫寒
耧车搬上舞台做道具
参加完周赛后,刘大成立即回家为月赛做准备。在艰苦训练的同时,刘大成还不忘帮着六十岁的老父亲干活,在炎炎烈日下拉上排车沿街叫卖蜂窝煤。
“周赛的时候,父亲和我站在舞台上,给了我莫大的精神支持。这么多年,父亲和母亲给了我最大的支持。谈起父母的付出,刘大成这位纯朴的山东汉子眼中含着泪花。
嗓子失声
母亲焦急找偏方
月赛前,刘大成精神十分紧张,嗓子一度失声沙哑,陪同参赛的母亲显得比孩子更要着急,连续两天滴水未进,和孩子一起挂吊瓶、做针灸。经过各种治疗办法后,刘大成失声的情况仍未减轻。淳朴的老母亲想起了老家的“民间土方”,用开水冲鸡蛋放上香油让儿子喝。
刘大成居住的宾馆离市区很远且附近没有超市,母亲在大热天从农贸市场买来鸡蛋和香油。当看到儿子嗓子恢复后在台上的出色表现并夺得月冠军时,目不识丁的母亲激动地说:“儿子终于考上了,儿子终于考上了。”
吹木梳、老毕装蒜
“一袋子”才艺登上场
参加星光大道的选拔,各种表演和脚本都是需要和导演商量并且得到导演认可的。而刘大成则成为比赛中最特殊的一个,“他总是在提出一个非常有创意的想法后,准备上台时又琢磨出更亮的点子,以至于我们都感到很意外”,星光大道的导演这样评价刘大成。
22日的月度比赛录制现场,当毕福剑问刘大成,你有什么才艺时,刘大成提着一个蛇皮袋子说,我有一袋子才子。刘大成首先拿出了喝饮料的吸管,上面全是自己费尽半天功夫雕刻的小眼,但就是这样简单的自制乐器,刘大成吹出了令现场观众和评委称奇的美妙乐曲。随后,刘大成又拿出了母亲的木梳,吹出了更加美妙的音乐。最后,老毕问刘大成是不是还有别的才艺,刘大成从袋子里拿出了自己编的家乡的大蒜,同时一句话“老毕装蒜”让在场的所有人捧腹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