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曲阜孔庙,中国一些企业家正参加祭孔典礼
中新社援引美国《华盛顿邮报》2010年5月15号文章:孔子的古老智慧回荡在现代中国 记者:安德鲁 希金斯(Andrew Higgins)。全文如下:
钟勇(音)来自中国边远的西部,他是个有色金属贸易商,相当有钱,最近他用一整个周末,坐四个小时飞机外加2小时汽车跨越了整个中国,他的目的:穿上系着黑色飘带有红边的长袍,向孔子的一尊木雕像行跪拜礼。
“但凡有点成就的商人都不仅是想发财那么简单,”钟勇说,他是兆恒公司(EverSunny trading)总裁,他来到孔子出生地是参加中国哲学和宗教的培训课。这门课花了他近1.2万美元。
45岁的钟老板穿着仿古服饰,跪在一个金黄色垫子上,从一尊褐色高脚杯啜了口酒。接着在围观者的窃笑和袅袅青烟伴随下,他向至圣先贤孔子扣首致敬。
用主题公园的手段,结合最虔诚的可以追述到2000年前的传统仪式,这种混合典礼就发生在曲阜孔庙,封建王朝时期孔子的主旨就是中国的治国纲要。
今天,则是对这位公元前479年去世圣哲个人的崇拜,占据了儒学复兴的中心。此举虽有政府支持,同时对那些质疑中国前进方向的人而言,也是一种掩饰。
孔子,还有其它被毛泽东认为是封建残余有害思想的复苏,已经有许多年了,包括众多有关封建王朝的畅销书、电视剧和电影。中国政府鼓励这种趋势,利用其作为文化民族主义的面纱,也可部分抵御外国文化。
在海外,有几十所政府资助的孔子学院促进中国语言文化的研究,孔子已成为中国文化的旗手。
儒学复兴最初是被中国政府提出并掌控的,现在已更有活力也越来越不可预测。儒学已经成为一种新思想的诉求,不仅要挑战外国输入的西式民主,还有一些中国冲向现代化之路上的本身的挑战。
儒家文化一直都是双刃剑,是一套包含了道德哲学和政治理论的扩展系统,非常保守也有潜在的爆发性。
历史上,成功的王朝都将儒家作为统治国家的粘合剂,将其复杂性简化为一条简单信息:服从。孔子提倡阶级和秩序,但同时他也相信统治国家应是“德”,而不是财富和权力:“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当下中国政府仍支持孔子,采用最受欢迎的一个概念:和。不过有时要将这位圣贤以书呆子爱国者的形象推销出去很难,投资数百万美元的自传体电影《孔子》,在全国上映遭到广泛指责,认为电影让人昏昏欲睡。
钟老板和其他企业家不远万里来祭拜孔子,他们绝对不是那些不好对付的异议分子。他们为政府集中精力维持社会稳定欢呼,为经济快速发展鼓掌,还嘲笑那种认为中国假如采用西方民主模式会更好的想法。
包括有钱又受过良好教育的他们,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为中国取得成就自豪的同时,他们也会提出中国将向哪里去的问题。
“过去30年中国一直集中精力搞经济,而忽视了文化、哲学和反思,”迈克尔 宁(Michael Ning)说,他从纽约回国后在北京一家化工企业工作。
宁先生说,其结果就是人民“没有固定价值观”,经常觉得茫然。“你达到一定经济水平后,你得开始思考,”。
宁先生和钟老板都是三智商学院的头批50名学员,该学院由来自北京的教授讲授国学。他们在曲阜的向导段延平(音)是当地电力公司的技术人员,也是当地最热心的孔子追随者。他教他们如何正确行礼,解释古代礼仪并主持了孔庙的典礼。
比起电力技术,段对儒家哲学更感兴趣,他开办了自己的儒家学院,这也是对儒学复兴有所贡献的中国私立学校和研究组织的一部分。段延平说,和政府资助的学者不同,我们生活的像孔子,研究孔子。
段的学校得到了政府的正式许可,他认同领导层对西式民主的厌恶。但他也认同许多批评政府的关切:腐败泛滥,世风日下,他称之为“理论混乱”,皆因追名逐利导致。
他希望论语和其他儒家经典重回教育重心,认为国家应该由接受儒家价值观教育的精英来管理。“这不是西式民主,但也不是专政。”
离段的学院不远就是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的孔子研究院,巨大的院子几近荒废。
“孔子要是今天还活着,他或许会入党,”研究院的副主任孔祥林说,他是孔子第75代后人,有30年党龄。
他说儒学永远不会取代官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但可以补充并加强。”孔院长引述孔子被多次引用的话“和而不同”。
最近,公立中学教师苗春宝(音)周末兼职在段的私立学院讲孔子。苗老师解释了长久以来,政治是如何曲解孔子的本意,随着朝代财富的增长和衰退,统治者是如何先拒绝后拥抱儒家文化的。
他说孔子会“在墓里笑”,在1960年代红卫兵冲进祭祀他的孔庙又洗劫他的坟墓后,同一个国家,现在他又成为人们的宠儿。
苗老师说,“今天中国又一次踏上繁荣之路,复兴之路。我们是否会再一次滑向这种奇特的循环,我不知道。希望我们不会重蹈覆辙。”(编译: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