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早春的清冷,没有伏天的炎热,风和日丽、晴空白云。初夏,是济宁一年中最宜人的季节。而对于北湖生态新城的建设者来说,则是推进各项工程的最佳“黄金节点”。5月11日,记者再次踏上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领略建设者们决战决胜的精气神。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从转方式、调结构、保增长的要求出发,作出了 “一城带三区、一湖连四河”全力突破北湖生态新城的决策部署。为确保新城建设在年内形成大开发气势、展现大开发局面、凸显大开发模样,北湖党工委、管委会响亮地提出,指挥向一线前移中提速,作风向务实高效中转变,责任向刚性落实中强化,实施三大指挥部体制,靠前指挥、挂图作战,抓住当前施工的最佳“黄金节点”,发起破难攻坚战。
行在北湖,塔吊、桩机,气笛、夯声构成一首提振人心的开发建设交响乐,在这片土地上,随处可以感触到建设者用智慧、汗水、力量浇铸出的“北湖速度”。
北湖中路是北湖建设的重点工程,当记者来到项目建设工地时,长达3.3公里的路基已全部完成,工人们正在进行综合管沟浇铸作业。搅拌好的混凝土似一条长龙从高大的水泥泵车擎起的胶管中喷涌而下。工人们告诉记者,混凝土浇铸必须在雨季到来之前全部完成,不然就会影响到整个工期,我们现在是与老天抢时间啊。张张挂着汗水的油黑脸庞和溅满泥浆的粗犷身影让人由衷地敬佩。在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下,济安桥南路、北湖环湖路已实现竣工通车;与山东高速路桥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BT合作协议,主要包括南二环跨京杭大运河桥梁工程、南外环路、荷花路、礼贤路、圣贤路、轩文路、求贤路、南外环三座桥梁工程、车站南路及跨运河桥工程等,工程投资总概算12.89亿元。现辖区北湖U型路、北湖中路、荷花路、南外环路等11条道路,全长50公里正同时施工,综合管沟建设同步实施,确保汛期前形成“七纵七横”路网框架。
济宁成功申办第23届省运会,给建设中北湖生态新城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北湖新区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将体育场馆建设与城市建设创新结合,同青建集团签订了综合指挥中心建设合作协议,并于5月9日正式启动实施了第23届省运会综合指挥中心及系列场馆建设。
未来省运会的主赛场、投资15亿元的市文体中心可容纳4万观众的主体育馆已完成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初露其壮观气派风姿,受到前来参加省运会综合指挥中心及系列场馆建设启动仪式的唐功红、邢傲伟、林伟宁等奥运冠军们的赞扬。在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4台大型塔吊高举铁臂,随着指挥员的哨响旗语,抓起重达15吨的钢桁架缓缓吊装到数十米高的观众座席顶端。工程负责人讲,主体育馆7月上旬实施金属屋面和玻璃幕墙装修,年底前主体完工。包括6000座席的综合体育馆、2500座席的游泳跳水馆、射击射箭馆及容纳5000名运动员食宿的省运村、供1600名新闻记者食宿的媒体村和接待600名宾客的五星级奥体酒店等也加速推进规划实施,预计在2013年前竣工,保证2014年省运会在我市成功举办。
一路行来,记者看到,在体育场馆工程快速展开的同时,济宁医学院新校区、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等项目建设按照确保9月1日新生入住要求驶入快车道,城市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展示馆、济宁一中、市特殊教育学校等公共建筑工程建设,也正在干事创业的大潮中提速。招商引资是北湖新区产业升级、品位提升的动力引擎。这里充分发挥多种经济聚集效应,吸引大型开发财团、企业集团来此投资发展,一批城市建设新亮点玉汝于成。
北湖在济宁人心中有着难以割舍的依依深情。在烟波浩渺的北湖之浜,清淤之后的湖水是那样的清澈。浅水区里芦芽初露,小荷尖尖彰显着绿色生命的活力。尽管今年春天的气温较低,随着近来天气转暖向好,职工们新植下的3000余亩莲、芡、菱、蒲等水生植物已开始萌发。
北湖服务中心主任白仲力告诉记者,清淤完成后的景区综合整治正全面启动,景区起步区及主景区继续深化设计,并确定了施工方案。这里先后与重庆金点、中外园林、杭州蓝天园林、厦生园林、苏州园林、上海园林等多家资质强、水平高的企业进行广泛接触。3月29日,先期开工的起步区,完成了水生植物种植及湖内堤道路护坡构筑、绿化美化,年内可形成初步景观。
在北湖景区,记者看到投资4亿元的北湖景区休闲体育公园项目施工便道已铺设完成,电力线路已架设到施工现场,地形整理工作正抓紧推进。总土方量约400万方北湖湾开挖工程,南部已开挖土方23万方,进入微地形整理,北湖堤北部开挖已完成5万方,筑岛3万方,整个北湖湾工程6月10日即可前完成。古运河南段综合整治、南郊动植物园完善升级等项目建设也正大力度实施,生态建设正有力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环境互动协调发展。
建设改善民生,发展为了群众,是北湖新城建设的宗旨。这里将片区改造作为改善社会民生的重点,深入实施城中村改造,由复旦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把辖区29个村居调整确定为3个高标准片区,力争年内全面启动、完成主体,同步配套建设教育、医疗、就业等社区服务设施,确保建一块成一块、建一块腾一块,实现民生改善和土地高效运作。目前,辖区内已完成14万平方米回迁安置楼建设,另有7万平方米回迁安置楼建设正在实施。同时确定了2010年要办的涉及社会养老、医疗卫生、救助优抚、教育、住房、培训、就业等方面的十三件民生实事,强化民生保障、社会保障,推进医疗保险和城镇保险的衔接,突出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新城建设带来的实惠。
用一流作风提升工作效能是北湖开发建设的宝贵经验。为加快推进各项工作的进展,区里成立了重大公益项目及景区建设指挥部、市政基础设施及管网建设指挥部、征地拆迁及城中村改造指挥部等3个综合指挥部及融资、招商等若干个专项指挥部,书记牵头,分线作战,倒排工期,现场办公。这里实行 “限时倒逼机制”,对各指挥部包保的工程完成时限用大型公示牌公示自我加压。这里3个指挥部分别在工程一线设立办公场所, “五加二、白加黑”昼夜奋战在工程一线。这里实行新的绩效考核办法,奖勤罚懒、奖优罚劣。这里设立了 “一站式行政服务大厅”,涉及北湖生态新城建设发展需要的首批15个行政审批部门、6个公共服务单位已进驻服务大厅,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着力打造 “效能北湖”。
“五一”期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守刚在逐一察看了北湖建设项目后感慨地说,每一次来北湖都有新变化,这次更是如此。无论是北湖管委会,还是指挥部,还是咱们承担建设工程的相关部门,都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全力全速,尽职尽责来推动工作,正是靠大家这种齐心协力、艰苦的奋斗,才有今天北湖这样一个高歌猛进新的场面。这大概是对北湖建设者的最大褒奖。
一寸光阴一寸金,在寸金难得的时空节点上,北湖的建设者们没有懈怠、观望、退却,只有激励、奋发、向前。这是记者在北湖采访时的由衷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