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内多名著名书画家、艺术大师共同倾力创作的宏幅巨著——《汶上漕运分流图》在山东汶上县落成,并通过中国民族博物馆、中国收藏家协会鉴定和收藏。
据悉, 《汶上漕运分流图》通过故事绘画写真,栩栩再现了明清两代汶上治理疏通京杭大运河、使南北漕运畅通近600年的壮丽场景,生动反映了汶上县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该图长10米,高0.74米,画面气势恢宏、雄伟壮观。
汶上古称中都,古运河穿境而过,汶上漕运溯源历史可称京杭大运河上的灿烂明珠。明初,京杭大运河在汶上县南旺镇境内有水脊之称,水位低时,一时南北船只搁浅,漕运不同。因此,应困而出的明代南旺分水工程,其工程技术和建设规模堪比当今都江堰。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毛泽东评价该项分水工程时,触景生情,挥墨写出:“一河分流南北,三分朝天子、七分下江南”的千古佳句。目前,南旺镇境内不但存有巍峨壮观的塔、祠、庙等古建筑群落国家一级文物,其旷世遗迹所展现出的汶水入运处壮丽景观,更是气势恢宏,让人惊叹称奇。
《汶上漕运分流图》是由齐白石入室弟子、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中国画家协会副会长娄师白,以及原中央民族管理干部学院院长、中国民族博物馆馆长,现任中国收藏家协会副会长,中国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谢启晃等7名我国著名书画家,实地采访寻踪150多人次,历经两年绘制完成,主创人由在运河边长大的中航赛科集团总裁陈宗耀发起,此举得到了汶上县的鼎力支持。
该图的完成对保护性挖掘运河文化,传承运河文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将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