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固碑 东汉延熹元年(158年)立。高196厘米,宽80厘米,厚22厘米。圭形首,有穿。碑额篆书“汉故郎中郑君之碑”8字。碑文隶书15行,行29字,记郑固事略。郑固,字伯坚,任城(今济宁)人。延熹元年二月诏拜郎中,同年四月卒。碑下截原亡佚,故向来拓本仅存上段254字。清雍正六年(1728年),邑人李?昆鸟?得下段残石于济宁孔庙前泮池附近,其子东琪又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同定海蓝嘉?王宣?将此碑升高重立。石藏济宁市博物馆汉碑室。
此碑书风古健雅洁,当为当时专业书家所书,字形扁阔,结体端严,点画多程式化。在宋时欧阳修《集古录》即已目为“零落之余”,下部之字多漫漶不可读。其书风与《乙瑛》、《史晨》相近,结体方整,骨肉亭匀,波磔分明,法度谨严。清万经评其“笔法坚劲”,翁方纲谓其“密理与纵横兼之,此古隶第一”。杨守敬云:“此碑古健雅洁,在汉隶亦称佳作,尤少积气,《礼器》之亚也。”
郑固碑拓片(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