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运河古镇台儿庄,因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日台儿庄大战,而名扬天下。此战,中国军队歼灭日军万余,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台儿庄大捷,与一座桥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这是一座已经看不见的却让人永远怀念的桥。
京杭大运河从古镇南面穿过,为台儿庄平添了一条运河风景线。水为古镇带来了灵秀之气,水使古镇集鲁南风情与江南秀色为一体。因为有了水,台儿庄就有了许多壮观的、漂亮的桥。镇南的两座运河大桥相距八百米,如长龙卧波,气势非凡;镇中运河故道上的一座弯若新月的拱桥与另一座设计新颖的步行桥相映成趣,为运河故道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至于环城河上一个个造型优美、精巧别致的桥,更让人领略了桥的风姿。许许多多的桥,构成了古镇桥的风景。但在台儿庄,人们却总忘不了那座已经看不见的桥,那座象征着抗日将士铮铮铁骨的桥——运河浮桥。
运河浮桥浮在运河故道上,桥已随着1938年的战火消失。后人在浮桥原址的一端立起了一座纪念碑,碑文讲述了关于浮桥的悲壮故事。
运河浮桥是在1938年中日台儿庄大战时,中国军队搭起的一座向台儿庄守军输送军用物资给养的桥,也是中国军队从台儿庄后撤的唯一退路。没有浮桥,台儿庄守军就只能背水一战,运河浮桥是中国守军的生命线。台儿庄大战中,抗日名将池峰城,指挥所部,在台儿庄苦战十六个日日夜夜,击退了精锐装备的日军。战斗中因颈部负过伤,在日军占领台儿庄大半部的时候,他急得咳血。关键时刻,池峰城以破釜沉舟的胆略,命令炸掉运河浮桥,切断守军退路,背水一战,让守城的将士们坚定了与台儿庄共存亡的信念。宁进一步死,不退一步生。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运河浮桥在河面上消失。在硝烟中,运河浮桥浮向无际的天空,仿佛是浮游在长空中的一条巨龙。命令炸掉运河浮桥之后的池峰城将军,组织敢死队夜袭日军,竟在一夜之间收复了三分之二的失地。置之死地而后生,炸掉运河浮桥,激励了爱国健儿的斗志,他们在血腥风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在枪林弹雨中拼出了胜利的希望。
壮士一去不复还。“台儿庄是我们的坟墓,台儿庄是我们的光荣之地”,这是炸掉运河浮桥后的台儿庄中国守军的誓言。一寸山河一寸血,台儿庄大战中,三万爱国将士为国捐躯。背水一战,需要何等的气概,这是怎样的一种惊天动地的壮举!其实,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整个中华民族就是背水一战,用血肉筑起钢铁长城,才求得民族的生存。中华民族之所以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就是因为有为捍卫她的尊严,而敢于奋争不息,浴血奋战的优秀儿女。
“台儿庄/红血洗过的战场/一万条健儿/在这里做了国殇……”。抗日将士的热血浸润了台儿庄这片热土,台儿庄被人们誉为民族扬威不屈之地。
台儿庄有许多桥,让台儿庄人代代不忘的是运河浮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