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第77代嫡长孙、著名学者孔德成,因心肺功能衰竭,28日上午10点50分在台北慈济医院台北分院辞世,享年89岁。
孔子家族嫡长孙(第四十六代)自宋仁宗至和二年起世袭爵位“衍圣公”,主要任务为祭祀孔子、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孔德成是延续八百九十余年的“衍圣公”最后一代。
“圣人之家”孔府的重光门,因明世宗亲颁“恩赐重光”匾额而得名。
孔德成童年照
由于父亲孔令贻临死前曾上书民国大总统,生男当嗣衍圣公,被核准备案,幼年孔德成顺理成章袭封衍圣公。
1948-1949年,蒋介石兵败大陆后,他运走了一大批黄金及文物古董,据说还特意运走了三个人。
如今,文物和古董都收藏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里,供人参观,而那像“传国玉玺”一样重要的人中,有个叫孔德成的,当时他还是一个28岁出头的年轻人。
就是这位尚未而立的青年,因其是孔子的第七十七代嫡孙,承袭着两千余年孔子的神圣血脉,而被视为“国之重宝”。
在孔德成刚满百日后,即被当时的大总统徐世昌颁令袭封为“衍圣公”。“衍圣”之意,既是衍续孔圣人的高贵血统,也是衍续几千年的儒家文化传统。
然而,身处乱世的孔德成,已经是最后一代衍圣公。加之西学东渐、“孔家店”被大呼打倒,这位时代变局中成长于曲阜一隅的年轻人,也只能跟着他先祖的命运沉浮而沉浮。
从下面的这些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最后一代衍圣公的生活轨迹。
孔德成少年照
1920年6月6日(农历四月二十日)满百日时,大总统徐世昌颁令袭封为”衍圣公”。
在孔德成刚满百日后,即被当时的大总统徐世昌颁令袭封为“衍圣公”。“衍圣”之意,既是衍续孔圣人的高贵血统,也是衍续几千年的儒家文化传统。
孔德成与老师合影
孔德成很小的时候,生母王宝翠莫名死亡,据传是被陶夫人毒害而死。
孔德成与警卫班合影
孔德成5岁走上祭坛开始主持祭孔仪式。
孔德成与大姐德齐、二姐德懋童年合影
5岁的孩子尚在启蒙,因为衍圣公的贵族身份,被封为曲阜明德中学的校长。由于孔德成年纪小,实际多数事务由养母陶夫人代其行使职权。
孔德成与姐姐在西关花园游玩
孔德成与养母在西关花园游玩
1930年,孔德成10岁,养母陶夫人病逝,孔德成开始执掌孔府事务。孔府的府务由本家三爷爷孔印秋代为料理。韩复榘的儿子韩子华后来撰文回忆道:“他身穿长袍马褂,不愿与我们嬉戏,道貌岸然。”
孔德成与修《孔子世家谱》的人员合影
1930年,童年孔德成主持大修《孔子世家谱》,他身着古代祭服,率领修谱人员同至家庙和崇圣祠,恭行祭告,然后至诗礼堂,行三跪九叩大礼,众人依次向10岁的孔德成作揖行礼。《孔子世家谱》于1937年编撰完成。
孔德成与管家孔印秋合影
一个没爹没娘的孤儿,圈居在阴森若大的圣人府邸,头顶着人世间耀眼的公爵光环,一大群丫鬟仆人伺候着,身边还有一个荷枪实弹的警卫班日夜护卫着,过着帝王一般的奢华生活,全没有普通人家少年儿童天然的童趣,他少年老成的内心苦恼估计没有多少人知晓。
孔德成从南京码头下船
孔德成就职“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孔德成在后花园读书
孔德成在后花园
孔德成在后花园
孔德成在孔府
[NextPage]
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改衍圣公爵号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享受特任官员待遇。是年7月8日,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德成偕亚圣奉祀官孟庆堂、复圣奉祀官颜世镛、宗圣奉祀官曾繁山等,由陈立夫主持,戴传贤监督,于在南京国府礼堂宣誓就职,获蒋介石亲临祝贺。7月10日,孔德成一行恭旨南京夫子旁的圣庙,举行告庙仪式。
孔德成与妻子孙琪芳
1936年12月16日,孔德成娶前清名宦孙家鼐(1827-1909)孙女孙琪芳女士。许多国民党的要员参加了婚礼,并送了礼物。
孔德成与孙琪芳的结婚照
孔德成与孙琪芳结婚典礼
孔德成的妻子孙琪芳
#p#副标题#e#
孔德成与夫人孙琪芳
抗日战争前夕,日本曾屡次派员前往曲阜,邀请赴日参加日本孔庙落成典礼,均遭拒绝。
孔德成与夫人孙琪芳
夫人孙琪芳在重庆
1937年7月初,驻兖州七十二师师长孙桐萱奉蒋中正委员长之命,连夜安排孔德成夫妇离乡。未几,于武汉发表抗日宣言,其后迁居重庆。1947年抗战胜利迁回南京。1947年5月携夫人回曲阜故里探望。1948年曾赴美考察文化。
1949年,随国民政府迁往台湾,复建台北家庙,倡导儒学。历任考试院院长、总统府资政等公职。
孔德成与二姐孔德懋日本重逢
孔德成夫妇与二姐孔德懋
自1955年起,于台湾大学中文系、人类学系兼任教授,讲授“三礼研究”、“金文研究”、“殷周青铜彝器研究”课程。工书法,从二王入手,后转颜体及北魏张猛龙碑。
孔德成荣获誉博士学位
2005年11月15日,台湾大学庆祝创校七十七周年暨改制六十周年校庆,授予孔德成荣誉博士学位。台大校长李嗣涔表示,孔德成指导中文、人类两系师生,以实验、复原的方法研究“仪礼”,是科际整合的典范,身为孔家第七十七代传人,他一生都在弘扬儒家文化,促进国民外交。典礼当日,由孙女孔垂玖陪同接受学位颁赠,孔德成谦虚地说,自己在台大教书五十年,贡献甚少。他很感谢,也觉得很惭愧。台大校训“敦品励学、爱国爱人”正是传统教育的基本精神,他以此自励,也与同学共勉。
孔德成怀抱曾长孙佑仁
孔德成伉俪育有二子二女、孙儿女五人,长女维鄂在美国,长子维益先卒,次子维宁,长孙垂长,曾长孙佑仁。
孔德成为曲阜师范大学百年校庆题字
数十代间,孔子嫡传由“君”而“侯”,至唐玄宗年间,改封孔子第三十五代孙孔之为文宣公,这一爵位一直沿袭到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当时仁宗赵祯认为:“追谥孔子为文宣王而尊以王爵,封其嗣褒圣侯为文宣公,孔氏子孙去国号而袭谥号,礼之失也。”因而,改封孔子第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后来一度又改称“奉圣公”, 但旋即于崇宁三年(1104年)又改为衍圣公。
从此,衍圣公这一爵位,一直沿袭了长达八百余年。
这个古老的家族,就这样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周期性震荡中,保持着自己近乎万世一系的尊荣,直到中国走向共和的风暴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