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2010年济宁·汶上春季旅游推介会暨中华旅游沙龙鲁西南精品线路采购会议在山东济宁汶上县联民大酒店三楼会议厅举行。来自中华旅游沙龙民间组织的东北、北京、河北、河南等会员单位和济宁市的80多家旅行社负责人,还有30家媒体记者共160多人参加了此次推介会和采购会议。
济宁汶上宝相寺
此次活动由山东省济宁市旅游局、汶上县人民政府主办,汶上县旅游局和中华旅游沙龙承办。期间,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汶上宝相寺、曲阜三孔、水泊梁山、微山岛、两孟、峄山等旅游景区。
作为此次活动承办单位汶上县,地处曲阜和梁山之间,是鲁西南新兴旅游城市。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宝相寺景区地处县城,因寺院太子灵踪塔发现佛祖释加牟尼真身舍利而闻名四方。近年来,这个县充分发挥独特文物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投资扩大景区规模。建成了占地300多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的宝相寺景区。突出佛教文化旅游主题,努力打造中国佛都城市品牌。为改善旅游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先后投资十多亿元,对县城区进行改造,并新建设了莲花湖、湿地农业园、大汶河度假区等旅游景点。2009年,成功创建旅游强县。
太子灵踪塔
此次活动将鲁西南精品景区联合打包推介,并邀请大批媒体记者参加,创新了旅游宣传形式,有利于扩大活动影响,更好地宣传精品景区和旅游线路。各景区为与会旅行社提供了更加优惠的门票政策,并实行年终奖励,将有力促进鲁西南旅游景区联合促销、打造知名旅游线路。考察结束后,组委会特别安排中华旅游沙龙的主要成员单位与济宁市及县旅游局领导、景区、旅行社单位负责人就针对如何开拓全国市场及策划旅游产品进行了深刻的交流。
汶上旅游推介会暨中华旅游沙龙采购会议现场 | 中华旅游沙龙 姜跃进会长 致辞 |
济宁市旅游局、汶上县领导揭牌 | 汶上旅游局局长王利生与中华旅游沙龙市场总监王新宇签约 |
相关背景:
汶上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辖属济宁市,东临曲阜,西接梁山,北依泰山,南望微山湖。全县辖14个乡镇、493个村居,总面积为877平方公里。汶上古称中都,历史悠久,拥有灿烂辉煌的文化资源,佛教文化、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和始祖文化交相辉映,底蕴厚重,是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发祥地。公元前501年,孔子在汶上初仕中都宰,留下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千古佳话。
汶上南旺境内的 “引汶济运”分水工程,有效解决了京杭大运河的“水脊”梗阻难题,使明清两代京杭大运河畅通六百年,其筑坝截水、南北分流等因地制宜的治水技术,在我国水利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堪与四川都江堰媲美。南旺分水龙王庙是因运河而生的一处重要文物,是京杭大运河遗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汶上京杭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及龙王庙古建筑群,入围“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东夷祖首领蚩尤,也葬于汶上县南旺镇境内,至今仍存有古墓遗址。汶上远在石器时代就有古人类活动,在苑庄镇东贾柏村发现了北辛文化遗址—东贾柏遗址,发掘了有中国第一针之称的骨针。明代有四位汶上人同朝为尚书官职,有“小县不大四尚书”之美誉。
汶上是著名的佛教圣地,早在南北朝时代,佛教传入汶上。唐宋时期,汶上佛教盛行,寺院众多,其中有著名的皇家寺院宝相寺。1994年修葺宝相寺时,在太子灵踪塔内出土了佛舍利等141件佛教文物,轰动了全国,震惊了世界。
近几年来,汶上县以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都佛苑旅游区为龙头,以争创中国旅游强县为目标,以举办一年一度的“太子灵踪文化节”为平台,着力打响 “中国佛都”文化旅游品牌,全县旅游市场日益火爆。2009年,仅宝相寺景区就接待海内外游客14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