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潇潇风寒,室内殷殷情切。在本次人大、政协“两会”上,济宁城市建设又一次吸引着代表委员们的目光并成为他们热议最多的话题之一。从精心书就的提案上,从直抒胸臆的话语中,从热切执着的眼神里,记者可以深深感受到他们对济宁这座充满着古老情调、尽显年轻魅力的城市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
(一)
代表委员们谈及城市建设时说,人类发展的文明史也是一部城市发展史和城市化进程史。城市化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解决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中一系列其他深层次矛盾,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又好又快共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城市化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历史的济宁文化灿烂,资源丰厚、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素有“江北小苏州”之称。历史上“万商往来,四海绵历”,有中国北方面积之最的苏州式古商业街建筑群落,是鲁西南一带的物资集散和商贾荟萃之繁华商埠,为江北运河之上最大码头。今天的济宁历经30年改革开放,是鲁西南地区经济文化和商品流通中心,山东省工业中心城市和建设中的组群结构特大城市。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济宁的城市建设步伐与周边地区且经济实力十分接近的徐州、临沂等城市相比滞后,由于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紧张,致使城市公共建筑相对分散,没有形成能够体现鲁西南现代化中心城市形象的中心,亟待需要通过新城市中心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展示城市风貌,带动济宁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代表委员们指出,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大势所趋,也是跨越崛起的希望所在,谁把城市化的文章做得更好,谁未来的发展就会更主动。因此说,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增强聚集和辐射带动能力,是现阶段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打造区域发展新高地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现实要求。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生态型城市建设的积极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为我们强力度、大规模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难得历史机遇;2009年5月20日,新一轮济宁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获省政府批复,使济宁新城建设有了科学的发展蓝图;我市正处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期,积蓄了强大的城市发展内在需求和动力;土地、压煤、滞洪等制约因素逐步得到解决,为城市开发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热切期待和大力支持,为新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只要我们举全市之力、聚万众之心,一座独具魅力的现代化生态新城必将迅速崛起。
(二)
回眸2009,济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给人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那前所未有的城市建设力度。市委、市政府从济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紧紧抓住国家省扩内需保增长的历史机遇,强力推进城市建设,在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中实现了大投入、大建设、大见效。
代表委员们谈到,在城区建设的众多重点项目中,共青团路和?河路升级改造工程应是全年最大的亮点。这是一场真正的攻坚战,全市有关各方面集中优势力量齐上阵,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共完成投资8.7亿元,拆迁面积近13万平方米,同步实施了电缆下地和雨污分流,沿途改造港湾式停靠站、候车亭37处,新建11处小型停车场,道路两侧实施了高档次绿化,并对20余处重要节点和广场绿地进行了夜景亮化。“两路”改造的同时还带动了城区10处路口渠化实现人车合理分离导流,促进了天然气、供水、供热等管网完善和100多条小街巷综合整治改造,有效提升了城市中心地带道路通行能力和城市景观品位,大大改善了市民群众生活条件,保障十一届全运会在我市的成功举行,在城市建设竞技场上为孔孟之乡赢得了又一块沉甸甸奖牌。
站在城区中心放眼四周,一处处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尽显我市区划调整后迸发出的无限生机和活力,城市建设形成了“四大片区”放射扩容发展的崭新格局。济北新区初现雏形、北湖生态新城建设全面推进、东西拓展步伐加快。任城区实施了多条道路工程形成了济北新区路网框架,湿地公园、森林公园、行政中心、公务员小区和城中村改造等十几个项目正抓紧推进中。北湖度假区济安桥路南延工程、运河高架桥桥体和火炬路南延路基建设将于近期完成,北湖湖底清淤填塘造地、文体中心建设也在加速推进,基本形成了目标明晰、稳定施工、整体推进的大格局。跨?府河和梁济运河两座大桥均已完成工程量的65%以上。地处东部的济宁高新区实施了崇文大道改造,兴建了东部绿洲景观工程、绿色家园、丰泰小区开发和创新大厦、金融大厦、社会福利中心工程,增添了现代化城市新风貌。市中区实施的王母阁片区和运河佳园片区开发改变了城市西南部面貌,还启动了森达美运河港建设,带动了临港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加快了城市西跨步伐。
大建设必须要有大投入。去年我市实施了7大类84项重点城建项目,完成投资较上年大幅增加。巨大的资金投入是如何运作完成的?据了解,去年我市多措融资搞建设创造了新的成功模式。一是有效突破了拆迁瓶颈制约。制订了可操作性强的市政基础设施拆迁补偿标准和各类房屋拆迁补偿费用标准,完善了相关配套政策,去年完成房屋拆迁100多万平方米。二是开辟了多元化的重点工程建设投融资渠道。形成了两级财政共同投资搞建设的格局,5个融资平台积极争取银行信贷资金,积极运用BT、BOT、TOT等模式运作重点工程,争取上级建设资金约10亿元。年初确定的84项城建重点工程有32项基本竣工,完成投资88.6亿元。14个新型乡镇进入集约发展新阶段。150个新型农村社区和住房建设示范工程捷报频传。
(三)
代表委员们在谈到济宁城市的未来发展时说,将城市建设从概念落到实处,从愿望变为现实,关键是遵循城市发展规律选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济宁城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最能代表城市形象,是加快济宁城市建设的突破口和现实选择。突破济宁城区,必须要科学确立济宁的城市特色、文化特征和形态风貌。本次人代会上的政府报告中提出,坚持既定城市发展定位、总体思路目标不动摇,全力实施“城镇化追赶战略”,强化中心城区带动、组群结构城市融合和城乡统筹发展,努力走在鲁南城镇带建设发展前列。
代表委员们指出,搞好新一轮城市建设关键要有个好规划。要依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高起点编制重大专项规划、城区和重点区域地段控制性详规及年度重点工程建设规划。组织力量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指导各县市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域村镇规划。开工建设市规划展示馆。强化规划执法刚性,坚决查处违法违规建设行为,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与合法性。
代表委员们强调,加快城市建设关键在于真抓实干,将规划蓝图化为现实,力促城市建设项目优质高效推进。我市针对扩张发展中心城区,年内将实施86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31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200亿元以上。在“一城四区”大框架内,按照保续建、保民生、保重点、保产业的要求加快推进工程项目。持续增加北湖生态新城项目密度和投资强度。围绕上水平、出品位、生财富打造东部科技新城。力促济北新区快出形象、形成亮点。通过港城联动推进运河生态经济区整体开发。要高起点实施老城区改造提升。重点抓好太白楼路升级改造,搞好沿线楼宇及设施有机整合,协调推进运河核心景区建设,切实优化项目布局、集聚商业品牌、带旺人气物流,再完成100条背街小巷整治任务。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区拓展并重,协调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合理布局建设行政、商贸和住宅聚集区,实现城市容貌改观与人居环境改善的有机统一。要突出抓好14个新型乡镇和省级中心镇建设,打造人口集聚、产业集群和商品集散的特色城镇,全面完成150个新型农村社区市级示范点建设任务。
一些代表委员还提出,要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深入落实理顺城市管理体制的具体措施,强化生态保护与重建,是我市城市化建设的应有之义。要提升城市经营管理水平,引导城市公用事业转换经营机制,尽早实现绿化、环卫、垃圾污水处理的市场化运营。切实珍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加大城镇土地开发收储力度,严格实行经营性用地出让招拍挂。进一步明确各层级管理职责,突出强化街道、社区基础地位,全面推行网格式、精细化执法监管。巩固扩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会战攻坚成果,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深入实施畅通工程,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如果说,2009拉开了济宁城市建设的大框架,那么2010则是城市建设的又一个突飞猛进之年。在激越有力的桩机声中,在穿梭往返的运载车旁,在高耸蓝天的手脚架上,济宁城区正演绎着新的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