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由中国烟台大学、鲁东大学、法国昂热大学和西方天主教大学联合创办的昂热孔子学院正式宣告成立。在揭牌仪式上,一位身材高挑的法国女士用流利的中文做着自我介绍:“您好,我叫欧阳百合,我们的孔子学院刚刚起步,希望能与您多一些交流。”
欧阳百合的本名是奥德·阿扎尔。作为两个法语联盟(在全球推广法国语言文化的机构)曾经的负责人,她如今已是法国第12所孔子学院的掌门人,担负起向法国人推广汉语的重任。对于身份的转变,阿扎尔表示,这是个“再自然不过的选择”。
“昂热的孔子学院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这几天我和同事不断收到咨询和报名的邮件,我们计划在明年1月开办第一个汉语班,然后再安排中国音乐会和研讨会,”虽然新官上任才第一天,但阿扎尔却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并把自己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从一名学汉语的普通学生到孔子学院院长,阿扎尔走过了一段颇具戏剧色彩的道路。她对记者回忆说:“1998年,我在南特大学国际贸易系读书,选择了汉语作为自己的第二外语。读了两年后,我来到拉罗谢尔继续自己的学业,地方虽然换了,汉语学习却从未停止”。
2003年,阿扎尔终于实现了自己到中国去的梦想,在北京的法国驻华使馆文化处实习。在此期间,她尝试着用汉语教授法语,从中找到了不少乐趣。不过就在阿扎尔的生活逐渐安定之时,她却出人意料地决定离开北京。“我家住在北京三里屯,这里聚集着很多外国人,不用说汉语就能生活得很好。但我希望能够多练习汉语,所以我去了沈阳,因为那里的外国人要少一些”。
在沈阳的辽宁大学教两年法语后,“不安分”的阿扎尔又到山东担任法语联盟的校长。她骄傲地说:“我一共创办了两个法语联盟,一个在济南,一个在青岛,我都是首任校长。”
今年3月份,法国昂热代表团访问烟台,与阿扎尔进行了初步的接触。“他们对我说要开办一所孔子学院,问我愿不愿意担任院长,我一口答应,”她说,“我特别喜欢教授汉语,同时也特别喜欢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书法,如果当上了孔子学院的院长,就能天天做我喜欢的事情了。”
“在我看来,法语联盟与孔子学院没什么区别,都是推广语言文化的学校,都是搭在两国之间的桥梁。如果你一定要找出差别的话,我只能说它们推广的语言各不相同。当我身处中国时,我向人们传授法国语言,而回到法国,我又向自己的同胞介绍中国文化,这实在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她笑言。
“总之,从法语联盟到孔子学院是对我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但在未来,我还有很多要学习的东西,我也相信自己将有更大的提高,比如中国书法。在我的眼里,它简直是中国文化最美的诠释……”
孔子学院在法国发展迅速,截至目前,法国共有12所孔子学院举行了揭牌仪式,图卢兹和里昂等地的同类学校也将于近期宣告成立。中国驻法大使孔泉日前表示,2009年中方为法国孔子学院及课堂拨出约120万美元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