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已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命题。近年来,我市立足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之花展示出迷人的靓丽风采和独有魅力,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强大动力。
打响孔子文化品牌。我市早在1984年就开始探索。迄今为止,已连续举办了26届孔子文化节。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办节规模逐年扩大,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成果日益丰硕。近年来,济宁以联合国设立并颁发“孔子教育奖”和世界各地创办孔子学院、文化部和山东省共同设立“孔子文化奖”等为契机,进一步办大办好这一具有独特优势的节庆活动,先后举办了全球联合祭孔、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庆祝活动、世界思想家巅峰论坛、世界儒商联谊会、儒家文化与企业信用高层论坛、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世界儒学大会、尼山文化论坛等一系列高层次学术研讨和文化交流活动,展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辉映的时代特征,进一步确立了济宁在儒学研究和交流方面的主导地位,济宁当之无愧地成为全球儒家文化交流的舞台。
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为更好地挖掘珍贵的文化宝藏,将资源优势裂变为发展优势、产业优势,我市着力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走文化与旅游融合、以文化为旅游灵魂的文化旅游发展路子,努力增加旅游景区、景点的文化含量,积极打造新亮点,相继推出了孔子家乡修学旅游、孔子周游列国游、孔庙拜师游、寻根朝敬游、孔府美食游、书法碑刻游等一批颇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以及九仙山农业游、石门山休闲度假游、尼山渔业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孔圣·九章》、《杏坛圣梦》、舞剧《孔子》、明故城开城仪式、《鲁国古乐》、孔林巡游等一系列文化演绎产品陆续推出,正在逐步成熟并发挥出巨大的文化魅力。同时,积极推动“走出去”战略,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华人聚集地举办孔子及儒家文化商品展览、展销、大型文艺展演,在世界各地举行祭孔乐舞及其他艺术演出,大力推介孔子及儒家文化,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2008年,全市共接待中外游客近2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49.6亿元。
发展文化创新产业。为让传统文化符号找到更为现实的载体,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近年来,我市在打好孔子品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为解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试行意见》,今年,市财政安排2000万元用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以后还要逐年增加,并从投资融资、税收、工商、人才等各个方面给予扶持,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投资开发,搭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平台。同时,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不断提高产业的发展形态和社会运作模式,使个体的文化小生产逐步让位于社会化的文化大生产。不断改善硬环境,提升创意产业发展软环境,为创意人才集聚营造良好条件,使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力。投资6000多万元打造了大型广场乐舞《杏坛圣梦》,自2001年上演以来,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曲阜旅游“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局面,拉动了曲阜过夜游的发展,活化了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去年,又联合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打造了诠释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的大型原创剧目《孔圣·九章》,作为固定项目,常年在曲阜面向游客演出,并计划在国内外进行商业巡演;今年孔子文化节期间,舞剧《孔子》成功上演。同时,我市致力于儒家文化衍生产品开发,先后研制开发孔子、孟子等五大圣人纪念像、书籍、字画等文化产品100余种。目前,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已达10万多人,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40多亿元。2008年投资建成了国际孔子文化会展中心一期工程,成功举办了2008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济宁会展,27个文化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119.8亿元。文化产业已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文化建设如火如荼。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我市始终注重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近年来文化精品创作成绩斐然,先后获得“文华奖”、“群星奖”、“蒲公英”奖、“金狮奖”、国际艺术节“剧目奖”等国际和国家级文化大奖20个,艺术生产实现省戏剧精品奖八连冠,省级文化奖项100余个,一批艺术家获得“梅花奖”、“牡丹奖”、 “突出贡献专家”等奖项。去年电视剧 《福星临门》和《孝贤闵子骞》曾在央视热播,电影《河湾村的喜事》去年12月份在央视第六频道播出;杂技 《舞中幡》在西班牙阿尔巴塞特首届国际杂技大赛中夺得银奖第一名, 《舞草帽》参加了2008残奥会闭幕式演出。新编山东梆子 《运河老店》也在省文博会闭幕式上演出并获得圆满成功。吹打乐《村姑的喜悦》荣获第六届全国 “四进社区”文艺展演金奖;山东琴书 《苦乐娘亲》、平派吹打乐《喜气洋洋庆丰收》双双荣获2008首届中国农民文艺汇演银奖,落子《三八二十三》荣获铜奖。众多的文艺精品提升了我市的文化实力和艺术水准,同时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雅文化的需求。
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打造文化产业发展平台。2008年6月,曲阜新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被授予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国家审批的第三家,目前全国仅有4家。9月,嘉祥石雕文化产业园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月又被命名为“山东省十大工艺美术特色产业基地”。另外我市还建成4个省级和17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市现有文化娱乐场所400多家,其中营业额千万元以上的娱乐企业3家,500万元以上的20家。济宁电影有限公司成为全省成功改制的一面旗帜。除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外,嘉祥石雕艺术节、微山湖荷花节、泗水桃花节、汶上太子灵踪文化节等,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节会文化品牌。艺术品业逐步成熟,现已形成了传统木雕、孔子像、论语、文物复制品、书画、砚台、鲁锦、石雕、微山湖渔湖产品等多个系列,涌现出孔子进出口商品基地、太白艺术品市场、梁山宋街等一批工艺品购物场所。信息网络业、动漫游戏业等新兴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已建成“东方圣城网”、“济宁信息港”、“曲阜123”、“翼道动漫”等初具影响的互联网站和动漫城。
社会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目前,国际孔子文化节、农民文化艺术节、职工文化艺术节三大系列活动已成为济宁的标志性文化活动和文化品牌。全市拥有全国文化先进县3个,全省先进县6个和先进乡镇8个。2008年,全市举办各类文化活动7000多场次。成立了济宁新农村数字电影有限公司,建立起覆盖全市农村的电影放映网络。投入资金60万元,首批购进数字放映机120台,订购节目60套,半年共送电影下乡4000余场。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成了一个由市、县、乡、村四级服务中心构成的完备的共享工程网络,镇、村站点建设实现了全覆盖。我市农村文化市场管理经验被文化部在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