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十一届全运会部分赛事在我市开赛时间的迫近,我市各项准备工作进行的怎样了?有关部门的工作是否就绪?从一个普通市民的角度用最简单的话说 “济宁,准备好了吗?”对此,记者从多个方面进行了采访。
赛事组织运行有序推进。按照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办赛目标和工作标准,相继成立了竞赛组织、场地器材、行政接待、安全保卫、新闻宣传、医疗卫生、电力和交通保障等15个专门办事机构,于6月中旬开始集中办公。制定了筹备工作方案、工作流程和应急预案,建立了赛事运行团队,并开展了专项培训,场地设施、比赛器材及各功能用房的设备全部就位,运动队、裁判员、技术官员、新闻记者食宿宾馆已经落实,并接受了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和十一运督查组的检查。
安保工作进入战时状态。我市各级公安机关超前策划,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警动员,全力以赴,促进安保工作顺利有序推进。今年以来,整体安保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划区负责、分片包段,采取定任务、定岗位、定人员、定领导、包安全“四定一包”责任制,以比赛现场为中心,采取动静结合、人防物防相结合的方式,由外向内设置车辆远端控制、交通管制、硬质隔离外围警戒、比赛现场安全保卫四道防线。选派精干力量进驻市组委会集中办公,与组委会各部门互通信息,加强联动,及时掌握最新情况,传送各项指示精神,切实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安保工作与整体工作无缝隙衔接。
靓丽环境迎全运。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攻坚行动,开展了占道经营、乱搭乱建、户外广告、门店招牌、乱倒垃圾、城市河道沿线环境等专项执法活动。共拆除乱搭乱建1529处,面积66261平方米;拆除各类违规广告8843块,门店招牌7899块,高标准更新设置门店招牌5142块;清除乱贴乱画55415处,追呼号码513个,停机271部,抓获乱贴乱画人员3人,行政处罚27起;查处乱倒垃圾2171处,查处车辆抛撒208处。城市主干道、城乡结合部及公共场所的环境得到有效整治,城市形象全面提升,为全运会的召开打造了整洁、优美、靓丽的城市环境。
让健康与全运同行。我市已制定出食品安全监督保障工作方案和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等15个工作方案预案。成立了卫生监督、医疗救护、医疗保健和疾病控制4个专家组和4支应急队伍,并明确了联系人、联系电话和工作职责,确保通迅工具24小时畅通。同时,指定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济医附院为定点医院,成立了医疗救护领导组织及专家组;加强急诊和夜间、节假日值班力量,加大了临床急救血液储备。认真做好甲型HINI流感的防控工作,对所有参与筹备的工作人员、各接待宾馆人员全部接种了疫苗,比赛场馆和各接待宾馆还将安装体温检测设施。
组织开展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全市餐饮服务环节和保健食品安全整顿、迎全运夏季食品安全督查、学校卫生专项检查,并对赛区签约宾馆和比赛场馆进行风险评估,对三级四区的中小型餐饮单位、学校食堂、集体食堂及建筑工地食堂进行实时监管,特别强化了清真食品的供应和管理。制订了十一运会甲型H1N1流感防控等应急预案,市疾控中心加入了国家流感监测网络,市县乡两级疫情全部实现了网络直报,全市300个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运转正常。
城市志愿者文明服务岗启动。从9月27日起,全运会济宁赛区20个城市志愿者文明服务岗统一正式上岗服务,向市民和游客提供信息咨询、应急服务、环境整治及特色志愿服务。同时,推出了祝福心愿板、济宁市青年志愿者风采、赛事日程、天气预报及温馨小贴士等人性化服务,吸引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热情参与。结合孔孟之乡深厚的文化资源和岗位特点,各文明岗创造性地开展了测量血压、免费化妆、清洗眼镜、诵读论语等特色服务,让人耳目一新,反响空前。
另外,我市广泛开展了“迎全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市文明办号召广大市民从身边小事做起,争当文明使者,为全运会的成功举办献计出力。并利用各种形式,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大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窗口行业和窗口单位深入开展文明服务活动,提高窗口行业服务水平。济宁日报东方圣城网与省委宣传部、省网络办及全省几十家网站共同举办了“祝福祖国,喜迎全运”知识竞赛活动,引起广大网民的关注和参与,目前已有10万余人参与此项活动,营造全民全运的良好氛围。干部职工纷纷表示,立足本职岗位,以实际行动支持全运、参与全运,奉献全运。
如今,走在济宁的大街小巷,处处可见“有朋远方来,全运共精彩”的大幅海报,美丽的运河之都——济宁和好客的孔孟之乡人民已做好充分准备,正张开热情的双臂,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和媒体记者和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