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孟之乡讯 7月4日,安乐哲儒学大家“2017国际儒学与中华文化讲习班”在孔子研究院继续举行。当日上午,美国洛杉矶罗耀拉大学哲学教授、亚太研究主任、中山大学客座研究员王蓉蓉以《“一多不分”的阴阳观是重要的中国思想文化》为题开启讲习班第三讲。
王蓉蓉教授开篇提出,阴阳观是中国人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探究阴阳是为了用中国自己的语言讲好中国的故事和思想文化。她列举对比了《盐铁论》、《黄帝内经》等中国古典文本中的阴阳观以及西方学者对“阴阳”的定位,指出在中国,人们通常将“和”作为阴阳平衡的最高境界,并通过“气”和“义理”解读“阴阳”这一具有本体性意义的概念,“阴阳”具有多样化、生万物、整体性、活跃性等特点。此外,她还详细阐述了中国三生万物的宇宙观和阴阳创世说、阴阳观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性别、身体和灵魂概念中的体现以及阴与阳之间的六种关系。
讲座后,王蓉蓉教授还与讲习班学员进行了互动交流,就“阴阳”与道的关系、阴阳观的特点及其反映出的中西文化差异、用阴阳描述 “一多不分”与“一多二元”、中国艺术作品中体现的阴阳观、阴阳的流动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王教授认为,阴阳不二,阴阳概念是生活密切相关和自然的,应该通过心灵的觉知而非分析性方法来定义阴阳。
其后几日,王蓉蓉教授还将进一步挖掘和探讨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内涵以及在当今世界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