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美国内不拉斯加林肯大学孔子学院副院长赫塞尔顿一直对中华文化颇有研究,中华美食作为中国文化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同样引起了他的兴趣与重视。致力于推广中华文化与传统的孔子学院将设立中国烹饪课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传播活动,通过在内不拉斯加林肯大学的成功尝试,使我们不仅了解到外国人对中国菜的浓厚兴趣,更体会到传播中华文化方式手段的无限可能性,通过最贴近生活的领域,更可以让世界加深对我们文明的了解与体验。
对美国人来说,品尝到正宗的中国菜是件不太容易的事。但如今,在当地大学校园,人们也有机会学做最地道的中国菜了。美国内不拉斯加林肯大学孔子学院于4月3日在莱弗顿大厅开办了本学期第二节中国烹饪课。
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于本学期总共设立了三节中国烹饪课,旨在为学生与社区成员提供经典易学的中国食谱,满足其对中国美食文化的热爱与追求。
海外孔子学院 图片源自网络
该校孔子学院副院长克里斯多夫·赫塞尔顿先生指出,这些烹饪课的设置是对中华多元饮食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学习与传播。“在我们外国人眼中,中国菜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赫塞尔顿先生说,“但实际上不同区域的菜系各有其不同特点。”
赫塞尔顿副院长最初选择学习建筑学与阿拉伯语,后来被中国文化所吸引,于美国马里兰大学学习了中国历史。经过美国911事件之后,他深感美国需要更加了解这个世界。“我一直都对世界历史感兴趣”赫塞尔顿说,“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中国历史的重要地位应该被肯定,而且要将其放入整个世界格局内去研究。”事实上,在成为内不拉斯加林肯大学孔子学院副院长之前,赫塞尔顿先生刚刚从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得中国历史学的博士学位。
孔子学院的办学宗旨,实际上与赫塞尔顿院长选择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目的如出一辙。“我们的首要任务是鼓励内不拉斯加州居民学习汉语,将其作为自己的第二语言。”赫塞尔顿说,“近年来我们推广了许多学校项目,其中涉及了文化类,公众活动类。现在设立的中国烹饪课只是其中非常有趣的一小部分。”
孔院在当地举办了许多活动,包括非母语组的中文演讲比赛,十月的中国电影节,以及在利德中心举办的一年一度的演出活动。另外,孔子学院还赞助了一些在奥马哈市与林肯中学开展的文化宣传活动。
“一月份,一位社科研究学者曾请我们帮忙举办一个关于茶文化的宣传活动”赫塞尔顿先生说,“活动上,我们让学生们品尝了不同种类的茶,并向他们介绍这些茶叶的历史背景与茶道文化,这次活动持续了整整一天。”
左宗棠鸡 图片源自网络
此次,一个小时的烹饪课程包括两道中国菜式的教学。4月3日,学生与社区成员们学习了春卷与左宗棠鸡的做法,课程结束后,他们品尝了自己的所学成果。
自上一位厨艺老师离开后,孔子学院院长查理·伍德的夫人凯西·伍德开始负责教学工作。“我的丈夫找不到更加合适的人选,所以我自告奋勇。”凯西说。来自中国台湾的凯西掌握了很多不同种类中国菜的做法,但是在她看来,美国原材料不足的现状,阻碍了中国菜正宗味道的重现。
“在美国,我们很难找到一些中国的佐料与蔬菜。像有些蔬菜只能在台湾本地找到,因为我们每个省都有每个省不同的菜系。”
3月7日,凯西的第一堂烹饪课开课了。她教学员们做了一道蒜蓉猪肉酸辣汤。富有创新意识的她将中美两种口味都考虑了进去,并选择了合适的原材料进行教学。曾在中国北方居住过的赫塞尔顿表示,与大多数北方人一样,他的口味偏咸。但在台湾的居民则更加喜欢偏淡偏甜的食物。
对于凯西来说,目前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研究出适合美国人口味的中国传统菜肴。一些人偏好肉类,另一些则偏爱蔬菜与酱汁,如果将中国的菜系改造成美国人愿意尝试的口味,这是需要进一步去研究的。
5月1日,最后一堂烹饪课将面向大众开展,孔子学院通常于开课前两周决定要教哪两道菜式,所以目前仍未确定教学内容。
面向所有感兴趣的爱好者开设的中国烹饪课,仅会收取20美元的报名费,但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人们不仅可以了解中国菜系的种类与历史,还可以品尝到美味的中华美食。
“我正在研究人们喜欢什么口味的中国菜”凯西说,“比如美国中西部的人吃的偏甜,不喜欢酸。所以我也在尝试做一些更符合他们口味的食物。”
(文章来源:内不拉斯加报[美] 翻译整理:魏俊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