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国力的提高,当今中国的一切都为世界瞩目。正如美国政治家亨廷顿(Huntington路Samuel)所讲,文化已经成为21世纪国际世界角逐的核心力量,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国,其文化与历史资源更是成为世界的研究与探索对象。黄帝,作为中华文明带有符号性的历史人物,其身份意义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中华部落首领那么简单,而是被统治者们赋予了神的化身,同时成为中国宗教文化的领袖人物之一,其研究价值巨大。那么,在外国人的眼中,究竟是怎样看待这位伟大的人物的呢?
据统计,现如今有大约五千万的海外华人分聚在世界各地。但是,无论他们各自怀有哪一种文化,讲哪一门语言,来自远古祖先的血缘纽带是他们之间不可割断的亲情联系。
坐落于陕西省黄陵县的黄帝陵墓,就十分贴切地印证了这个事实。
据传说,位于桥山山脉的一座旧墓穴中保留着“黄帝”这位伟大帝王的遗体,也正是这位部落首领,在大约五千年前的战争中,击败了众多敌人,统一了中国。
自汉代以来,中国的统治者们就开始定期在黄陵举办祭祀活动,以纪念这位中华文明的先祖。他们祈求黄帝保佑自己可以长命百岁,统治千秋;保佑国家能够农业丰收,战争胜利。
清朝灭亡后,在黄陵举行的祖先祭奠仪式开始有了新的意义,即团结所有中国人一致对外抗击日本侵略者,并保佑国家的重建一切顺利。
“公祭黄帝典礼”每年都会在清明期间举行,今年也是如此。事实上,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这项纪念活动的影响,便不仅局限于内陆地区,而且扩大到海外各地,尤其是对海外侨胞产生了深远影响。
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开始涌入这个小县城,来祭拜他们共同的祖先。其中来自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同胞占大多数。
当地政府也意识到这项祭奠活动的深刻意义,并希望能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吸引先进外资和技术的流入,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在2004年,中央政府开始支持并帮助组织这项纪念仪式。两年过后,“黄帝祭典”活动被列为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如今,这项纪念活动的意义已经完全改变了。在活动进行中,人们要击打三十四次纪念鼓乐,这代表着中国的三十四个地区;同时,钟鸣九次以唤醒祖先神圣的灵魂(九在中国是一个幸运数字)。在仪式上,人们敬献花篮,恭读祭文,来宾鞠躬三次以表尊敬,仪式上还有乐舞告祭表演。
今年的公祭活动以“溯源、寻根、凝心、铸魂”为主旨,包括中国国民党副主席陈镇湘和新党主席郁慕明等来自海内外的万余名炎黄子孙出席了祭奠仪式。
(文章来源:每日电讯报[英] 翻译整理:魏俊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