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从地处邹城市闹市区的人民广场一路北行,走过半条街道就看到了远近闻名杏花村小学。在孟子故里邹城,每当提起杏花村小学,很多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说出“少年小说家”、“小说创作班级”的办学特色。校长侯长军告诉记者,该校自2013年开始,探索推行了“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品诗词歌赋、与经典同行,用书香浸润生命成长。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不仅出版了百万字的学生佳作,更促进了学生的养成教育,引来广大师生、学生家长的好评如潮。
以培植办学特色为抓手,为学校发展铺就“快速路”。在邹城,这样做的不止杏花村小学一家。近年来,邹城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大力实施特色办学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层次,促进越来越多的学校建设步入特色化、内涵化的发展轨道。邹城市兖矿第二小学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多年来,该校以培养“全面+特长”学生为目标,大力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先后开设了绿茵足球、雏鹰篮球、星光乒乓球、古筝艺术团、舞之韵舞蹈、巧手泥塑、博弈围棋、向阳武术等40多个特色社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展特长,赢得了快速成长的“梯度空间”。其中,该校学生于傲凡 “成功登陆”北京电视台,成为了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的主持人。
经过多年努力,特色办学正日益成为对学校发展大有促进作用的一剂“良药”。剪纸、泥塑等特色地域文化陆续被写进了“校本教材”,先进高端的电脑机器人教育、3D创客教育日益成为课堂教学的“家常便饭”, 形成了学校发展的“金字招牌”。
学校的发展“命脉”在哪里?学校特色如何打造?在邹城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发展品位和发展潜能的主要依存。不能只是一面辉煌的旗帜,或一句响亮的口号,它应该充分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去,为学校树立品牌形象、获得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