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一个率先、四个全面提升,在兖州区的未来规划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也将改变未来兖州居民生活、经济新格局。未来五年,该区将在建设“小康社会、产业结构、城乡面貌、民生福祉、社会文明”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并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工业强区、创新驱动、城乡统筹、绿色发展不动摇,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鼓励本地企业与世界500强对接合作
兖州区将着力引进与兖州产业契合度高、发展前景好、税收贡献大的项目,发挥企业招商主体作用,鼓励本地企业与世界500强、大型央企、知名民企对接合作。企业对外合作项目与区里单独招商项目享受同等优惠政策,并开展“技改突破年”活动,推动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主导产业向高新化、信息化发展。
兖州对新创成的商标、名牌将设立专项资金,根据不同层次给予重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并购、代理国内外知名品牌,引进品牌与自创品牌享受同等奖励政策。对税收多、贡献大的企业,培育、命名为单独的园区,由财政配套基础设施,选派专人驻园服务。着力打造南北两大千亿级功能区,培育壮大骨干企业群体。
全力培育兴隆文化园景区
兖州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工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引导企业面向全国、全球抢占资源、输出产品。同时,高标准规划建设鲁南高铁兖州站区,加速人流、物流、信息流,尽快显现“高铁效应”,并加快推进多式联运物流园建设,变交通优势为流通优势,构筑公路、铁路、航空于一体的立体化大流通格局。积极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服务业态,提升餐饮住宿、批发零售业发展水平,规范发展体育健身、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等。并推进农村敬老院改造提升,启动福利中心二期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开办老年公寓、托养中心,构建多元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此外,兖州还将全力培育兴隆文化园景区,并结合泗河综合开发、采煤塌陷地治理,搞好青莲阁等重点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深入挖掘风土人情、生态资源优势,推行“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等模式,打造旅游强乡镇、特色村。
年内新建改造150公里村级道路
兖州将坚持统筹城乡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集中整合涉农项目和资金,在漕河、小孟规划建设十万亩粮食绿色高产示范区。扶持现有农业龙头企业扩能升级,打造粮食、畜禽、蔬菜、林木等优势产业链条。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创建,充分发挥“省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作用,让更多的优质农产品销往全国、走向世界。
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农村土地、房屋等产权抵押贷款,变资产为资本,释放农民增收新动能。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以村强带民富。
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机制,因地制宜建设美丽乡村,保护好古建民居、风俗文化、村庄特色,留住田园风光和乡愁记忆。实施小城镇提质扩容工程,让更多的群众用上天然气,在有条件的镇驻地和农村社区实行集中供热,实现镇镇有污水处理厂、社区有污水处理站。逐步消除农村危桥,年内新建改造150公里村级道路,尽快实现“村村互通、路路相连”。
适时迁建汽车站
今年,兖州将尽快启动327国道改线工程,适时迁建汽车站,改造提升多条路段,打造连接机场、高铁的快速干道,全面畅通城市路网。
此外,还将推进老城改造和新城开发,引导人口西迁疏解老城压力,并抓好韦园、木材公司等棚户区改造。在完成薛庙中学等6所学校建设,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的同时,扩大公办幼儿园覆盖面,年内改建14所幼儿园。在加强文体设施建设方面,实现镇镇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村有文体广场、广场有健身器材和灯光音响,并着力改造提升老体育场。在推进无线数字电视惠民工程方面,力争兖州电视台信号进入主城区有线网。
为了让城市综合体布局更合理、环境更宜人。兖州还将实施拆墙透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让主要道路、城市出入口、景区内外、桥梁周边、居民小区等重点部位三季有花、四季常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