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2016年10月17日晚,在陕西省西安市曲江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第十七届群星奖音乐门类决赛中,由山东济宁嘉祥县文广新局演出的唢呐、板胡与乐队《山东梆子腔》以其特有的乡音乡韵吸引了在场的观众,博得阵阵掌声,该曲目以优异成绩荣获群众文化艺术国家最高奖项——群星奖。这也是近年来嘉祥县积极打造精品文化旅游品牌,推进文化旅游繁荣发展的一个有力见证。
近年来,曾子故里嘉祥县委、县政府积极打造精品文化旅游品牌,大力度整合文化旅游资源,高标准编制文化旅游规划,全方位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跨越发展,成功创建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4个省级旅游强镇和9个省级旅游特色村,一批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也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山东三圣玉雕有限公司展览厅内,一件件精美的石雕、玉雕摆件让人赞不绝口。“普通石雕摆件价格很低,我们借鉴玉石雕刻手法和现代抛光技艺,利用普通的天青石研发出了青墨玉系列产品,并申请了专利,让石雕质地得到了极大提升。”山东三圣玉雕有限公司总经理杜运伟指着展架上的一件骏马石雕摆件说,“原来只有几百块钱的石雕摆件,现在价格提升了10倍左右。”
作为中国石雕之乡,2008年6月,嘉祥石雕登上了国家文化部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加快石雕文化产业发展,嘉祥县积极组织引导广大石雕业户走“产学研融合化、生产保护化、产品艺术化、市场网络化”的发展路子,与中国雕塑学会合作,建立了嘉祥石雕艺术创作基地;与中国传媒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和山东艺术学院合作,建立了3处教学实践基地;与全国知名雕塑家合作,建立了10多家创意工作室,通过开设石雕理论创作课、举办各类石雕技艺培训班,邀请专家教授传授雕刻技艺和理论知识,切实提高石雕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提升石雕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提升石雕产品的文化品位、艺术价值和产品附加值。
嘉祥县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突破口,出台加快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力打造促进产业发展的有利环境。优化管理体制,由县委、县政府牵头,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镇街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嘉祥县旅游业发展委员会,统一领导嘉祥文化旅游工作。目前,在文化产业“核心层”,石雕、鲁锦、嘉菊制作技艺等都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山东梆子、鲁西南鼓吹乐等也都拥有多个演出团体,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如麒麟送宝、曾子杀猪示信,以及武氏墓群石刻反映的历史故事等,经过深度挖掘整理,为影视、演艺节目等提供丰富的素材。在文化产业“外围层”,积极开发特色民俗文化资源,打造区域文化品牌,构筑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民俗文化商圈,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在文化产业“关联层”,将传统工艺与制造业携手,依托服饰、民间工艺品等传统产业优势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升级,促进了文化资源向产业资源转化。大力实施文化旅游产业招商,累计新上投资过亿元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10个。
图为嘉祥曾子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