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在20世纪里经受了反复打击,大学生往往充当了急先锋。1905年废除科举,失掉皇朝扶持的儒学大厦顿时倾覆坍塌。民国建立不久,袁世凯借重孔教以图复辟帝制,引得朝野士绅纷纷鼓吹策划立孔教为国教,结果引起青年知识分子的极力反对,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文革”中红卫兵 “破四旧”,则把这个口号进一步付诸行动,砸烂了众多孔庙文庙以及各种儒家文化遗物。后来,“批林批孔”等可以说都是雪上加霜。
我在“文革”开始后才上小学,因此,是在一个清除了儒家影响的社会中开始接受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第一次了解孔子和儒家是在上初中时,赶上了“批林批孔”运动,透过漫画和谩骂性的文章而接触到了一点“子曰”和“之乎者也”,至今仍记得的一首战斗诗歌是:“拿起笔来做刀枪,师生团结上战场,狠批林彪孔老二,学习黄帅当闯将。” 不过,1990年在美国报名参加一个国际青年节活动时,第一次被要求要选择一个宗教,经过思考,我填上了儒教或儒家(Confucianism)。对于一个中国人而言,当他面对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人时,好像自然而然地应该是个儒家,无论儒家的内涵实际上意味着什么。
进入21世纪后,在中国突然涌起一个儒学复兴运动,这却是出乎我的意料的。2006年5月底在山东社会科学院的座谈会上,几个年轻儒者的发问,让我猛然意识到国内学人正在发生重大转向,对于“儒学”或“儒教”已经从一味的拒斥转为倡导和发扬。之后不久,我听说山东大学有一个大学生读经班,每星期聚会诵读儒家经典,便怀着极大的好奇心进行了一次观察了解。
记得那是6月中旬的一个星期五晚上,教学楼里比平时略显冷清。在一间有40多个座位的教室里坐着30来个人,人们各自拿出一本样式各不相同的书展开在课桌上。快到7点钟时,有人招呼了一声,便开始一齐大声朗读。我没有带书,不知其所读章节,听得最清的字词是不断重复出现的“孟子曰……,曰……,曰……”等等。整齐的诵读之声充满教室,突然让我觉得好像是在什么电影里看到过的场景——从小学教室里飞出朗朗的读书声。此时,我却置身其中。
齐声诵读持续了将近20分钟。诵读期间,一位身穿中式对襟短袖上衣的中年儒者走进教室。诵读完毕,中年儒者开始一句一句地自己朗读,不时停下来讲解其中的一些句子。原来,那天诵读和讲解的内容是《孟子·告子章句下》。讲到“礼与食孰重”,他说既要精神文明,又要物质文明。讲到人皆可为尧舜,儒家重义轻利。又讲到孟子的交友之道,有一位代理宰相送礼给孟子,孟子接受了却没还礼,另外一位更大的官员送礼,孟子接受了,后来则去拜访了,问他为什么不同对待,孟子答说,进献礼品还要看重礼仪,没有礼仪配合礼品,等于没有进献。讲到孟子主张仁政,3种情况下士可以做官为仕:一是王恭敬地欢迎你并推行你的主张;二是王以礼相待,但不推行你的主张;三是虽然不能实现你的理想,只要免死也行。
接下来大学生们又齐声诵读了十几分钟,然后中年儒者再有选择地讲解,特别讲解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他对于天和天命的讲解令我感到意外,他强调的是自然天:“天不是外在天道,而是天然的;天命之为性,天是内在的超越,万物之理皆备于我。”后来又有几处让大家齐声朗诵,直到讲完《孟子·告子章句下》。齐声诵读,颇具宗教仪式感。
最后,儒者邀请我这个客人讲几句话,我在作了自我简要介绍后,询问各位为什么参加这个读经班。有位男同学站起来说:“他们基督徒有查经班,每个星期五聚会查经,我去过。我们这就跟他们的查经班一样,但我们是学习中国人自己的经典。”我问他们是否读过其它宗教的经典,是否去过教堂或寺庙。有几人举手说去过,其中一个小男生说:“我有的时候也读佛经。以前参加这个读经班的一个人还出家当了和尚。”我问:“那么,儒家和其它宗教是什么关系?”几个人发言,大体上认为儒学与佛教、道教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彼此互补,但感到与基督教有些格格不入。大学生们对于基督教的这种感觉,似乎不是理性思考后的认识,而是一种弥漫性的情绪。这情绪,很真实。
中年儒者是山东大学的中国哲学教授颜炳罡,后来我两次专门拜访,向他请教,跟他聊天。颜教授介绍说,他从1996年开始义务带领这个读经班,如今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参加的人完全自愿,时多时少,但可以算是风雨无阻,10年来从没间断。人多时教室会挤得满满的,有的人只能站在后面或中间的过道上。参加读经的人除了本校学生外,还有其他学校慕名而来的。有的人参加一段时间后,又去别的地方开设了类似的读经班。参加者每年有一两次郊游。这样说来,读经班也的确像是个宗教性的礼拜聚会了。
不过,颜炳罡反对儒教是宗教之说,批评某些人的教主心态,强调自己所推动的是“民间儒学”或“大众儒学”。在我看来,无论儒学算不算一个宗教,显然,读经班的带领者和参加者都怀有一点宗教情感、一种宗教情怀、一些宗教性奉献精神和使命感。儒学在学人中的这种复兴,会为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带来什么影响呢?这是个意义重大的问题,值得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