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济宁市梁山县大路口乡充分利用大路口乡丰富的人文资源、滩湖区生态资源、特色农业等资源优势,将旅游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明确旅游扶贫的发展思路,实行定点、定向、定位的旅游扶贫计划,开启了旅游扶贫带动乡村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新局面。
合理规划,抓住开发机遇,打造特色旅游。按照《梁山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要求,大路口乡党委政府抓住去年实施山东省财政奖补一事一议“乡村连片治理”项目机遇,极具前瞻性提出大路口乡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将沙沃李、大张、贾堌堆三个村列入“乡村连片治理”项目村庄,并在县旅游局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大路口乡依托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贾堌堆遗址,委托同济大学上海创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为大路口乡编制乡村旅游专项方案,挖掘龙山文化资源,将贾堌堆与沙沃李村和大张村两个省级贫困村进行捆绑,打造梁山特色农耕文化乡村旅游示范村寨。
创新模式,整合扶贫资金,增加农户收入。大路口乡探索出一条“旅游+扶贫”的发展新路子,整合13个省级贫困村的扶贫资金284万元,通过签订持股协议、入股帮扶协议等方式,入股到梁山县贾堌堆农家寨乡村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带动一大批贫困户脱贫致富。扶贫资金的投入,一方面扩大了公司发展规模,另一方面将贫困户吸纳到旅游项目的建设与运营中来,通过土地流转、旅游服务或其他配套服务(卖雪糕、烤肠、打扫卫生、开设农家乐等)增加村内人员的创业机会,目前沙窝李村、大张村部分贫困户在该片区获得就业,为贫困户增加了工资性收入。
加强学习,组织外出考察,提升文化内涵。大路口乡曾多次组织党员干部及贾堌堆村、大张村和沙窝李村三个村的村两委干部到外地学习考察乡村旅游典型案例,7月份到临沂、邹城、泗水、淄博等地参观学习,8月又组织赴陕西马魏驿、袁家村,河南郝堂村等地参观学习,目的是借鉴他们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方面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努力打造自身的乡村旅游品牌。该乡还多次在每周二的村干部例会上通过电视观看旅游扶贫先进例子,旅游局派专人培训到农家寨开展农家乐相关知识和旅游服务技能培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大力宣传,优化景区环境,积极宣传发动。在贾堌堆改建了560米的“民俗一条街”,在“贾家胡同”改建了5处民宿,打造花海300多亩,改造坑塘220亩,建设农民艺术博物馆1处;龙山文化标志性雕塑、游客中心、陶艺体验馆、茶楼、古戏台、古寨门、寨墙等单体旅游项目对建筑景观进行打造的同时,还改造了沙沃李村南坑塘,引入黄河水栽植水生植物莲藕、千屈菜、黄菖蒲等,整治了贾堌堆村东村西两处坑塘,在村西坑塘修建亲水平台一处,在村东坑塘修建水车一处,为游客戏水赏荷创造了条件。大路口乡利用网络、电视、微博、微信等各媒体平台,大力宣传乡村旅游资源,贾堌堆农家寨在摄影爱好者的早期介入和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的宣传,让景区成为全市乃至全省乡村旅游的热点景区,吸引了周边济宁、济南、菏泽、濮阳等地24万余人次的大量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