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后,为孔孟之乡这方土地带来莫大荣誉的就是我们的“乔老爷”。今天,我们以民间的情怀、怀着家乡人由衷的热爱,在乔羽艺术馆庆祝他的九十华诞,有着独特的意义。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巨大创造力的“乔老爷”,创作出了最具生命力的文学作品。六十多年来,他不仅对中国的歌坛乐坛影响巨大,而且对于中国当代诗歌,也有着引领与示范的作用。他的创造力与文学作品的生命力,都来自一个共同的源泉:深深地扎根在中国的大地上,扎根在亿万民众的心间。比如他的被全国人民热爱并传唱不已的歌词,就是一头连接着能诵能唱、可兴观群怨的《诗经》,一头贯通着时代与民众的脉搏。“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不跟风,不媚俗,海阔天空气象,光风霁月襟怀,以自己全部的心血,为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祖国与坎坷频仍的人民,献出着真善美的精神食粮。
在他那些可称不朽的作品里,还有一块鲜为人知的部分,这便是乔老的文艺理论与艺术主张。没有一点卖弄,从不拉大旗作虎皮,完全是中国气派与作家个人独立的思考,完全是朴实素真,却又打通了古今中外文艺理论最精彩最核心也最动人的部分。在这里,我想代表喜爱他作品的人郑重地告诉“乔老爷”:我们一定要对您独具特色的文艺理论与艺术主张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并使其发扬光大起来。
世界上,什么最长久?人民与民间。而“乔老爷”与他的作品,就具有着鲜明的人民性或曰民间性。“我把议论付与古往今来的过客,我把豪情献给风涛万里的船夫”,我们的“乔老爷”,为什么会有如此的豪情与自信?就因他那历尽沧桑的目光看清了历史的选择,“他要留下的谁也无法赶走”。
1990年11月末的一个下午,我与摄影家孔祥民去北京拜访他,并聆听他对于《思念》中关于蝴蝶的回忆。2014年6月9日下午,我与孙伟、孙旭为《济宁当代文化名人》一书再去北京采访“乔老爷”。缅想忆溯,不禁心潮澎湃。
九十年前的11月15日,离我们不远处的财神阁街的梅家大院,是“乔老爷”出生的地方。他有着一位深通中国古典文学的父亲与一位会讲很多故事的母亲,都让我们不能忘怀。此刻,天上的月正亮正圆,而不远处运河畔的太白楼上,我们的李白与我们的乔老也许正在举杯邀月。在这“乔老爷”九十华诞之际,请允许我代表这场盛会的组织者王大强与他的团队、代表悦读济宁顾问团与全体悦读济宁读书会的书友们,代表想念他的济宁的乡亲们,最热烈地祝贺我们的“乔老爷”生日快乐、健康长寿!
此为十一月十五日“乔羽诞辰九十周年朗诵演唱会”祝寿词
作者李木生,济宁籍著名作家
乔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