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0月13日上午,首届东亚儒学威海论坛——儒学与东亚文明暨君子之道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威海市东山宾馆召开。山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常务副会长贾万志参会并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孔子基金会常务副会长贾万志在开幕式上致辞
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这个秋高气爽、瓜果飘香的金秋时节,来自韩国、日本、新加坡、蒙古和中国大陆及港台等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美丽的海滨城市威海,举行首届“东亚儒学威海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东亚儒学界的一次盛会。今天,可谓群贤毕至、大家云集。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孔子基金会,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朋友们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
这次会议以“儒学与东亚文明”为主题,围绕“儒学的现代价值”、“儒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东亚儒学的现代发展趋势”等重大议题,体现了东亚各国关注自身文化乃至人类文明的文化自觉,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题目。
众所周知,山东是儒学的故乡,是儒家文明的发源地。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东亚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一般来说“东亚儒学”,指的是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所倡导的儒家价值理念,在其影响所及的地区所呈现出来的儒家思想及其文化。如此形成的儒家思想文化圈,既在文化上分享了中国儒学的诸多核心价值,又将这些由儒家经典阐发的核心价值嵌入自己的地域文化之中。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东亚儒学作为东亚区域文化共同体的精神财富,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 这其中,正确对待东亚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正确对待儒家文化和东亚文明,是我们必须把握好的一个重大课题。我认为,应该注重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尊重东亚各国各民族文明。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本国本民族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也要承认和尊重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思想文化。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第二,积极维护东亚文明的多样性。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东亚文明乃至世界文明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
第三,正确进行东亚文明之间的学习借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这是文明传播和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中华文明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中获得了丰富营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日本遣隋遣唐使来华,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明末大儒朱舜水东渡等等,都是中国与东亚其他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事例。
二十三年前的1993年,也是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威海,由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威海市社科联和威海市历史学会协办的中、韩、日、越“孔孟荀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隆重召开。这是第一次“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共同参加的盛会。二十年弹指一挥间,为往圣继绝学,我们沿着先哲前贤铺好的道路,再次欢聚一堂。为此,中国孔子基金会愿与在座的各位同仁一道,愿与东亚各国的友好人民一道,共同致力于儒家思想的研究、宣传、普及、传播与推广,共同致力于东亚各国之间的学术交流与文化互动,共同致力于儒家思想融入现代东亚社会。让我们携起手来,努力推动东亚各国的和平繁荣与东亚文明的发展进步,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东亚各国优秀文化一道,造福亚洲、造福全人类!
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