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为充分发挥曲阜市文物景区的社会服务功能,让社会公众深入了解曲阜丰厚的文物资源,实现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社会共享,9月6日起,曲阜市梁公林、洙泗书院两处文物景区向社会公众免费对外开放。


梁公林又称启圣王林,位于曲阜城东的泗河南岸,防山之阴,是孔子父母的合葬墓地,孔子兄长孟皮亦附葬于此。现梁公林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43米,总面积约42000平方米,柏、桧、楷、槲各种树木467棵。


洙泗书院位于曲阜城东北4公里处,南临洙水,北近泗河,是孔子设教讲学和著述的地方,也是儒家文化的“活水源头”。现洙泗书院南北长136米,东西宽99.4米,总面积约19400平方米,共有前后三进院落,整座建筑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
梁公林、洙泗书院均于1985年被列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文物景区一直以来都处于封闭式管理状态,2016年以来,曲阜市文物局逐步完善景区管理措施,在加强文物安全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梁公林及洙泗书院文物景区的环境整治、历史原貌恢复、复原陈列展览、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等基础工作,为全面对外开放工作做足准备。梁公林、洙泗书院的免费对外开放是孔子故里曲阜又一项重要的文化惠民措施,也为曲阜增添了两处极具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
曲阜市梁公林、洙泗书院两处文物景区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活动公告
为充分发挥全市文物景区的社会服务功能,让社会公众深入了解曲阜丰厚的文物资源,实现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社会共享。9月6日起,曲阜市梁公林、洙泗书院两处文物景区向社会公众免费对外开放。
一、开放时间:8:30—17:00;
二、登记入园:社会公民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景区入口处登记,经安检合格后免费入园参观;
三、参观须知:进入文物景区,请严格遵守文物景区管理规定,严禁吸烟,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等违禁物品进入景区,服从工作人员管理,自觉爱护文物,保持环境卫生,文明游览。
咨询服务电话:0537-4415199
曲阜市文物局
2016年9月6日
洙泗书院
曲阜古时有四大书院,即:洙泗、春秋、石门、尼山书院。洙泗书院是面积最大的一座。
洙泗书院位于孔林东北2里处,因南临洙水,北近泗河,故名。院内古柏参天,古建筑掩映在一片黛色之中。
据《曲阜古迹考》载:洙泗书院“旧名为先师讲堂,在孔林之东北”。当年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到处设教讲学,洙泗书院是其中的一处。
书院建筑全系明代所建,清代重修,共三进院落,有殿、堂、门房41间。书院南北136米,东西宽99.4米,总面积29.55亩,围墙高筑,墙内外种树266棵。
书院门前有古柏夹侍的神道,南北长193.4米,东西宽30.35米。神道尽头高筑的石台上有大门3间,门前左侧竖明代石碑一幢,上刻“洙泗书院”4个大字。进大门为第一进院落,满植桧柏,苍碧遮天。第二道大门为过厅,阔3间深2间,门下西间靠山墙处立有“洙泗书院”石匾一方,为明代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孔子六十二代孙、衍圣公孔闻韶立。此匾原是大门外神道南端石英钟坊的匾额,后因石坊倒塌移于此。进二门为书院的正院,正中建讲堂3间,深3间,高12.2米,东西长25.3米,南北宽11.33米,顶覆绿瓦,殿内天花板彩绘五色云龙。大殿内原有木雕三龛,中供孔子,两旁颜、曾、思、孟配亭。殿前拜台用方砖铺地,四周石条镶边。殿东西配房各3间,原供72贤牌。大殿后为一空院,西院前有礼器库,后有神庖、神厨等建筑;东院原有更衣厅等建筑,现唯有苍翠的桧柏了。






梁公林
梁公林是孔子父母的墓地,距曲阜城东13公里,在兖岚公路以南,防山之北。它面对泗水,背倚防山、古柏参天,桧楷成荫,是一处人造园林。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真宗追封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齐国公”,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文宗加封为“启圣王”,故梁公林又称“启圣王林”。
据《史记》载:“叔梁纥死,葬于防山”,孔子母亲死后“乃殡五父之衢,邹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孔子世家谱》载:“孔子3岁其父叔梁纥卒,24岁其母颜征在卒。孔子为祭祀父母,主张将父母合葬在一起。当时的社会风俗,夫妇不是合葬的。孔子说:“吾闻古者墓而不坟,今某东西南北也,不可以弗识也”。但孔子不知其父葬在何处,所以其母死后,停殡在“五父之衢”,等别人告知后,遂合葬于防山之麓,即今梁公林;并“封之塚”四尺,在墓上筑了个大坟头。蒙古乃马真后三年(公元1244年)孔子五十一代孙、衍圣公孔元措立墓碣,元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刻立古仪。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孔子五十六代孙、衍圣公孔希学重修,并修圣兄孟皮墓。清康熙、乾隆年间又重修,形成了现有规模。总面积约54亩,有柏、桧、楷、斛各种树株467棵。林地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43.4米.
林前有神道,南北长177.9米,宽42.3米。大门3间,中间匾额雕“启圣林”3字;左右修砌八字形墙垣,门前左右有清雕石狮一对。进启圣门有甬道直通享殿。甬道旁有石雕望柱、文豹、角端、翁仲各一对,为元代雕刻。享殿广5间,深3间,上覆绿瓦,下用方砖铺地;前廊下八角石柱6根,平面磨光,浅雕牡丹、荷花。享殿两端各有掖门一座,由此而入,即为墓区中心,有一周砖砌内墙,中间是孔子父母的合葬墓。墓前有石碑、石供桌、石鼎、石瓶。石碑两块,前碑上刻“圣考启圣王墓”,后有一石碑上刻“圣考齐国公墓”,可惜前代石雕已佚亡。此墓东南约五米处还有孔子的哥哥孟皮的坟墓,有“圣兄伯尼墓 ”,为明初孔希范立。
梁公林神道东侧约15米处,还保留有三座完整的汉代画像石墓室,每座都是上部小口,下部方形,四壁刻花。每座皆为3间,前为墓道,中为过厅,后为主室。1956年,曾在这里发现了80余块汉画像石,后将汉画像石移入孔庙内展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