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辩论大会 让儒学在传承中绽放魅力
第一届国际中学生儒学辩论大会决赛随着“四强”的产生,大赛进入最后的夺冠环节。对于一路走来的辩手们来说,参加此次比赛不止是感受到了辩论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对儒学经典文化的深刻领悟和传承弘扬。
青岛二中、上海建平中学、吉隆坡循人中学和北京101中学代表队一路过关斩将,成为本次大赛的“四强”。昨天下午,他们又接受了新一轮的儒学知识强化训练。
上海建平中学带队老师杨皓表示,(儒学辩论大会)给同学们一个很好的机会去认真地学习儒家的经典,要比在学校里接受课堂上的儒家知识的学习会更加的积极和有效,对于传播儒家经典,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
此次辩论赛对辩手有一个硬性的要求就是引用儒家经典,而且对引用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要求,因此要求每个辩手都要深入地学习儒家经典文化并且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北京101中学辩手杨舒涵认为,选手在一些观点要论证的时候都需要引经据典,要去学习,要使用得当,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和提升。
青岛二中带队老师郝敬宏表示,就要把儒学的经典讲得通俗,讲得易懂,而且是深入人心,联系现实生活,让观众能体会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也是要有儒家经典的,我们也滋润着儒家经典。
在辩论现场,辩手们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为在场观众呈现了一场完美的视听盛宴。通过辩论与交流,对儒家文化有了更深的领悟,也搭建起了新型的儒学传播平台。不仅如此,本次大赛还在整个流程和环节设计上加入了很多创新的元素,比如cosplay大作战、小咖演说秀、模仿秀大作战等。
第一届国际中学生儒学辩论大会总导演张春生介绍,加上这些创新元素,比赛越来越好看了,呈现的效果也越来越好了,使它更加贴近老百姓的心理,然后知道儒学其实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以这样的方式来弘扬儒学,更加通俗而生动,更加深入人心。(田蕾)
儒学辩论大会“四强争霸”侧记
唇枪舌剑,谁能阻挡;睿智火花,闪烁圣城。
7月27日,激战正酣的第一届国际中学生儒学辩论大会迎来了残酷的“四进二”对决,由四强参赛队——青岛二中、上海建平中学、马来西亚吉隆坡循人中学和北京101中学组成的“最强阵容”,展开了半决赛的激烈争夺。头脑风暴再次袭来,犀利与幽默共存,智慧与风度再现,经过多场激战的各支精英队伍都拿出了最佳状态,冲刺决赛入场券。
经过多场的角逐,进入四强的队伍都显得十分有经验,展现出了很高的水平。比赛现场,青岛二中作为所有参赛者中的“明星队伍”被寄予厚望,今天他们与上海建平中学展开了激烈对决。从开篇立论开始,现场就弥满着阵阵的火药味,也预示着这将是一场精彩激烈、难分高下的比赛。正方一辩首先进行陈词,他们对辩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反方毫不示弱,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接下来的自由辩论阶段再次上演思维对决,富有攻击性的提问、巧妙的躲闪回击、侃侃而谈的翩翩风度都给在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双方同学清晰的思路及良好的口才令在场所有观众折服。最终,在比赛中始终显示出高超水平的青岛二中拿到了决赛入场券。与此同时,下午,马来西亚吉隆坡循人中学也通过精彩发挥,完胜北京101中学,进入总决赛。
据悉,“第一届国际中学生儒学辩论大会”总决赛由中国孔子基金会、济宁市人民政府、山东广播电视台主办,曲阜市人民政府、山东广播电视台电视公共频道承办。记者留意到,在27日举行的半决赛中,题目围绕发挥儒学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现实性指导作用以及“弘扬儒学精华、传承中华文明”展开。正所谓“不忘历史,方能开创未来”,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中,自孔孟之乡发源的“民为邦本”“和而不同”“君子喻于义”“德不孤,必有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儒学思想,其光辉不仅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每一步进程,更在世界文明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第一届国际中学生儒学辩论大会在儒家思想的故乡——济宁举办,其传递的不仅仅是辩论的魅力,更让人着迷的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张彦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