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5月26日至28日,第四届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工作会议在汶上县举行,这为汶上纺织产业集群的强势崛起擂响了又一轮发展“战鼓”。
近年来,济宁市汶上县牢牢把握“求突破、争进位”的总要求,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产业兴县、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全面发展壮大纺织服装产业,助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有纺织服装企业30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5家;从业人员6万余人,年产各类服装4亿件,占全国服装总产量的1.3%。2015年,该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5亿元、利税7.2亿元,均占到全县规模工业总量的1/3以上,上缴税金1.95亿元。2011年被认定为市级产业集群,2013年被确认为全省第三个省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2015年,汶上县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协会授予“中国休闲服装制造名城”称号;被中国服装协会评为全国纺织服装行业十大活力集群。
坚持高端制造,持续提升产业层次。汶上县聘请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中国服装协会等专业机构,科学编制了《汶上县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明确了发展定位、发展目标、战略途径和政策措施。计划到2017年,纺织服装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再经3年发展,实现翻番增长、达到200亿元。为实现这一目标,该县坚持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以自主创新、品牌建设和两化融合为重要支撑,提升行业协同创新、精准制造和精细管理水平,实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转型。在智能化方面,鼓励企业引进自动化装备和先进管理系统,建设数字化生产车间,加快建设智能化、数字化工厂。目前,全县拥有自动裁床、模板机、电脑花样机、激光切割机等各类先进设备3.8万台(套),全面普及了GSD标准工时、JIT精益生产、单件流水等智能化生产工艺。目前,已成为优衣库、ZARA、耐克、阿迪达斯、波司登等50余个国内外知名品牌的重要加工基地。在专业化方面,支持企业发挥比较优势,努力在产品的“专、精、特、新、优”方面下功夫,每家企业专攻一类重点产品,专业化生产的效率和产品质量均达到行业高端水平。其中,阿拉伯大袍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15%,成为全国知名的商务装加工基地、中国最大的阿拉伯服饰生产基地。在柔性化方面,引导亚鲁服饰、爱丝制衣、七七服饰等企业,主动适应“个性化、小批量、多品种、快交期”的发展趋势,通过革新制造技术、系统结构、管理模式、人员组织等,逐步向小批量生产、个性化定制转型升级。在贸工一体化方面,成立了汶上国际贸易服务中心,加强与天祥集团、上海东方国际等外贸公司合作,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鼓励服装企业设立贸易公司,浒源服饰、阿尔白服饰等30余家企业在青岛、上海等地设立了办事处和贸易中心,充分利用跨境电商服务平台,积极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全县一手订单占比大幅提升。在品牌自主化方面,全县已拥有自主服装品牌30多个,“如意”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克洛狄斯、晨姿、爱冰人等品牌在业内已具有较高知名度。
强化精准扶持,加快培育骨干企业。制定了《汶上县扶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设立1000万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成立县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办公室,深入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扶持,积极协调解决土地、融资、用工等制约问题,推动爱丝制衣、七七服饰、好兄弟制衣、亚鲁服饰等迅速成长为行业骨干企业。坚持本土培育和招大引强同时推进,先后吸引青岛绮丽集团、南京金岛服饰、浙江茉织华服饰、华诚集团、乔治白服饰、即发集团、哈桑阿尔白等2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坚持“延长、加宽、增厚”产业链条,积极招引纺织服装产业上下游企业,形成了从纺纱、织布、家纺、服装生产、帽饰加工,到水洗、印染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目前,全县纺织企业达到15家,服装加工企业278家,家纺企业12家,水洗企业5家,污水处理站3处。
搭建功能平台,完善产业服务体系。汶上县建立了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行业信息、金融财务、人力资源和技能培训等公共服务。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吉富服装检品中心,为企业提供检验、整理、包装等服务,有效解决了中小服装企业后整理能力不足问题。目前,全县拥有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5家,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8家。同时,七七服饰与浙江汇孚集团、中大集团合作的订单处理中心,爱丝制衣与乔治白集团合作的校服研发中心、东华大学科研基地、实习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正在加快建设,建成后将极大提升企业研发设计和优质订单承接能力。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深交会等知名展会,连续三年举办中国·汶上服装展览会,邀请国家、省、市协会领导和行业内知名企业前来参加,全方位展示纺织服装产业的加工能力、装备水平,提升了“中国休闲服装制造名城”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森马、波司登、上海群易服饰等知名企业先后投放订单近5亿元。
加大市场开拓,大力实施电商换市战略。建设了中都国际服装电子商务中心,被列为全省十大电子商务基地,有力推动了汶上纺织服装企业由贴牌生产向自主品牌的战略性转变。借力全省首批信息消费试点县政策机遇,以阿里巴巴·汶上产业带为依托,引导企业运用电子商务拓展市场、升级产品。目前,阿里巴巴·汶上产业带已有上线企业200多家,全县拥有各类服装电子商务企业(网店)1200多家,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6亿元。其中,爱丝制衣“晨姿”牌羽绒服线上日销售量保持在500件以上,最高日销售900件,年新增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