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5月29日上午,济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在调研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工作水平,想方设法让文物资源活起来,更好地发挥文物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市首善之区中的作用。
浣笔泉是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济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年间寓居任城(济宁)时,曾在此泉浣笔,故称“浣笔泉”。马平昌察看了院内古建筑、浣笔泉池、墨华亭、石碑等,听取整体规划情况汇报,要求进一步加强管理和保护,使其成为真正的文物景观。潘家大楼是20世纪20年代济宁规模最大的私人住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马平昌走进正在修缮中的潘家大楼,听取潘家大楼历史变迁等情况介绍,要求加快修缮工程进度,真正使潘家大楼成为古城济宁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
座谈会上,马平昌听取了济宁市文物局、济宁市文广新局、济宁市旅游局关于文物保护利用情况汇报,对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马平昌指出,文物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是国家文明的“金色名片”。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道德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济宁作为孔子的家乡、儒家文化发源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的地方,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保护上承担着更为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的重要论述上来,充分认识加强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扎实有效地做好文物保护、开发和利用各项工作。
马平昌强调,要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工作水平。要做好文物保护基础工作,对文保单位全部要建立“四有”档案资料,切实保护好文化遗产、遗址的历史原貌;巩固用好文物普查成果,做好文物考古工作;搞好文物保护科技人才培养,开展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要实施好文物保护重点项目,精心实施“三孔”、颜庙、尼山孔庙等古建筑油饰彩绘保护修复工程,扎实推进孔子文化遗产地保护世界银行贷款等工程,加快推进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南旺分水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重大项目建设。要实施好“乡村记忆”工程,对传统乡土建筑富集、文化底蕴浓厚的乡镇、村落、街区和民居,按照“原生态、原居民、原文化”的要求,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方案,实现对乡村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要确保文物安全,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加大文物执法督察和文物安全监管力度,强化文物消防安全管理,严防严打涉文物违法犯罪活动,确保文物安全万无一失。
马平昌指出,要想方设法让文物资源“活起来”。要突出馆藏文物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整合盘活全市馆藏文物资源,探索建立馆藏文物资源共享机制,让馆藏文物“走出深闺”;加快推进数字化博物馆建设,打造“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要积极融入全市文化发展格局,利用好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进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干部政德教育基地、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孟子研究院等平台载体,全面拓展文物开发利用的领域;积极探索我市文物“走出去”的有效途径,讲好“孔子故事”“济宁故事”“中国故事”。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抓紧研究制定鼓励支持政策措施,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实施一批具有示范带动和产业拉动作用的文化开发项目,研发一批符合各类群体需求、附加值高、特色鲜明的创意产品,扩大引导文化消费,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要积极推动文物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搞好规划编制和项目建设,努力把丰厚的文物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优势。
济宁市副市长吴霁雯随同调研,济宁市旅游局长杨凤东等参加了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