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中国孔子基金会“十三五”学术规划研讨暨《孔子研究》创刊三十周年纪念座谈会4月28日在北京金台饭店召开,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份和地区的儒学专家和全国知名学术期刊代表共计二百余人齐聚一堂,共商儒学发展大计,共谋中华文化复兴大业。
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滕文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桂晓风,总参谋部战略基金会秘书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刘念远,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常务副会长贾万志、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王志民,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世农,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长牛喜平,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王大千,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武卫华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常务副会长贾万志在开幕式主席台就座。
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滕文生(左二)为获奖者万俊人教授颁奖。
获奖者合影。
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王大千致欢迎辞。
《孔子研究》是由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专门反映孔子、儒学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诸方面最新最重要研究成果及学术动态的国际性中文学术期刊。《孔子研究》于1986年创刊,时任名誉会长谷牧同志亲自为杂志创刊号撰写了发刊词。1986—1999年为季刊,2000年改为双月刊。第一任主编为著名学者辛冠洁先生,现任主编为知名学者王钧林先生。据统计,截止今年第二期,《孔子研究》在三十年间共出版154期,刊载学术论文2346篇,总计达到了2211多万字。
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牛廷涛主持开幕式。
《孔子研究》可谓中国三十年儒学学术发展的见证者、践行者、引领者。《孔子研究》三十年如一日秉持“学术乃天下之公器”的理念,坚持学术办刊的定位,建立了规范的审稿制度,以学将术价值和学术水平作为取舍稿件的唯一标准,讲求兼容并蓄、择善而从,以高质量、高水准、高品位赢得社会各界人士好评,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声誉,获得了多种荣誉和奖励。自创刊以来,该刊一直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国家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在此次会议上,公布了《孔子研究》创刊三十周年“特别贡献奖”“优秀论文奖”。辛冠洁、周继旨、阎韬、王式伦等十人获得“特别贡献奖”;《我国古代“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张岂之)、《竹简<家语>与汉魏孔氏家学》(李学勤)、《孔子仁礼关系新释》(钱逊)、《二十世纪儒学的衰落与复苏》(牟钟鉴)、《竹帛<五行>篇为子思、孟子所作论》(陈来)等十篇学术论文获得“优秀论文奖”。
在此次会议上,与会专家学者对《孔子研究》三十年来的发展给予高度评价,他们一致认为,《孔子研究》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儒学研究的一面旗帜,这次会议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牟钟鉴作为获奖代表发言。
与会嘉宾还对该刊未来发展寄予厚望,他们希望该刊能够一直以“引领儒学复兴”为使命,为中国儒学学术研究下一个三十年再创新功,再创佳绩。
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张树骅(左三)、李长明(左二)出席会议。
全国学术期刊代表在发言中表示,《孔子研究》在题材选择、发稿标准、编排质量等方面看,都是名副其实的一流学术刊物,代表着学术的良知和高度,是儒学文化研究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相信在下一个三十年会做得更好。
开幕式现场。
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王大千介绍说,在未来,中国孔子基金会还将设立《孔子研究》优秀论文奖、《孔子研究》学术新锐奖等奖项,从物质和精神上支持甘于坐冷板凳、德业双修的中青年学者,并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添砖加瓦、保驾护航。
开幕式现场。
4月28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十三五”学术规划研讨暨《孔子研究》创刊三十周年纪念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滕文生,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桂晓风,中国孔子基金会常务副会长贾万志,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长牛喜平,中华孔子学会会长王中江、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世农,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王志民、刘念远、张树骅、牟钟鉴、陈来、吴光、刘守安、李长明,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王大千,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武卫华、牛廷涛、刘廷善,以及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儒学专家,全国知名学术期刊和出版机构负责人,媒体代表等二百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