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至7月24日,全市旅游局长会议召开。23日观摩了汶上中都佛苑景区和微山县南阳古镇、微山岛景区建设现场;24日各县市区旅游局交流了上半年的工作情况和下半年的工作打算。
今年上半年,全市旅游系统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理念,坚持市县联动、产业联动的发展策略,围绕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两大主题,突出项目建设、营销提升、行业发展三大重点,着力打造品牌旅游产品,着力突破城区旅游,着力培育市场主体,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全市旅游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一是政府主导强力推进。市领导多次就旅游工作开展调研,多次作出批示。市政府出台《济宁市旅游奖励暂行办法》,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济宁旅游“一卡通”景区(点)年票管理工作通知》。二是旅游规划日趋完善。汶上、泗水、嘉祥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或人大审议;《曲阜国际旅游目的地规划》已基本完成;邹城峄山风景区旅游规划、《鱼台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任城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金乡县旅游产业整体规划正在积极推进。三是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孔子旅游集团、泗水圣源旅游集团等旅游集团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四是项目建设步伐加快。上半年共开工建设重点旅游项目42个,总投资176.33亿元,过亿元的项目35个,其中10亿元以上的项目7个。曲阜游客服务(集散)中心项目、微山县微山岛环岛路、环湖路的主体工程等旅游码头建设基本完成;曲阜明故城恢复建设项目、五马祠街综合改造项目、汶上中都佛苑旅游区礼佛大道等项目进展顺利;香格里拉、开天大酒店、兖州太阳国际酒店等一批高等级旅游饭店正在建设中;东大寺正式对外开放;古运河玉堂酱园至东大寺沿河地带运河文化景观核心景区建设拉开序幕。五是宣传促销形式多样。以节庆引爆旅游。尼山春季祭孔仪式、泗水桃花旅游节、大运河美食文化艺术节、邹城2009中华母亲文化节、汶上太子灵踪文化节等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宣传了济宁旅游,增加了人气,更带动了经济发展。以机场带动旅游。以济宁曲阜机场至广州白云机场首航为契机,赴珠三角地区开展旅游巡回促销活动,加强了城市间的旅游交流与合作。走出去推介旅游。联合临沂、日照等城市组成促销团,赴长三角地区开展系列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参加了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和烟台北方旅游交易会,特装展台在烟台北方旅交会上被评为最佳展台。随同国家旅游局旅游促销团赴韩国、日本,随同山东省旅游交流团赴台湾进行了旅游交流考察和洽谈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果。“一卡通”促进旅游。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由中介公司全权代理销售推广,扩大加盟景区,扩大“一卡通”使用者范围。与济宁建行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市建行将对济宁重点旅游景区开发和项目建设等提供资金支持,联合推出“旅游龙卡”。靠媒体宣传旅游。在央视、山东卫视投放旅游形象宣传片,改版制作推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济宁”旅游交通图,设计推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济宁”DVD光盘。六是行业管理规范有序。在五级连创、旅游环境整治及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工作中,成效显著,游客满意度均在97%以上。同时,我市旅游业发展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到位,二是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三是缺少大型旅游企业,四是城市旅游功能较弱,五是品牌形象还不突出,六是专业人才比较缺乏。
会议要求,下半年我们要齐心协力,勇于担当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按照市委提出的“防骄戒满、干字当头、全力全速、只争朝夕”的要求,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力争实现济宁旅游跨越发展。重点加强下面四项工作。一是抓项目建设。大项目、好项目是旅游经济发展的载体、发展的命脉,抓好项目建设,是旅游部门的中心工作和核心任务。要力度再加大,措施再强化,工作再靠前,力争项目建设有更大突破。要舍得花本钱,舍得大投入,敢于请权威机构、知名专家,借助专家智慧和力量,做一流的规划。重点抓好曲阜明故城恢复、南阳古镇、圣地尼山、宝相寺、微山湖20万亩湿地、西侯幽谷、万紫园、峄山、泉林泉群、梁山景区地等10个过亿元的重点项目,以此带动全市40多个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要延长产业链条,对旅游资源和特色产业进行多层次的挖掘和开发,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提高济宁旅游综合经济效益。“行”方面,设立游客中心,开通到重点景区的直通车,建立全市游客集散服务中心。“吃”方面,进一步打造济宁旅游餐饮品牌,增强餐饮特色。“购”方面,加大旅游商品研发力度,为游客购物提供更多选择。“娱”方面,着力打造大型歌舞剧《孔子颂》,推出《大运畅想》、《四季微山湖》等实景演出,组织鲁锦编制、吹鼓乐、鱼鼓等传统曲艺参与活动。按照“三个一批”的思路,培育市场主体,各县市区要以现有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汽车公司等为基本要素,积极引导推进重组,力争形成旅游大企业集团。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招商项目进一步策划包装,分门别类研究对策,确保项目落地。尽快编制详细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要着力吸引知名大企业、大财团以及民间资本参与旅游开发建设,推动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转变,实现资本与资源的有机结合。建好投融资平台,积极成立投融资公司,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贷款资金。二是抓好宣传促销。在宣传促销中要坚持“一个原则”,发挥好“两个作用”,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个原则即坚持“统一对外、整体营销”的原则,调动企业开发市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力争形成多元化、全方位开放的旅游市场体系,政府主导做形象,企业主导做产品,旅游部门做渠道;两个作用即发挥好旅行社的主力军作用,发挥好促销小分队的作用;三方面的工作即加强市场调研,深化区域协作,注重活动效果。策划推出孔子旅游奖,继续举办“孔子与旅游高层论坛”,做好济宁旅游“一卡通”的推进工作。三是抓行业管理。落实好“好客山东”旅游服务标准,继续扎实做好五级联动创优工作,加强旅游安全监管,消除安全隐患,提升游客满意度,高效处理旅游投诉。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全新的管理、服务、信息交流平台。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升旅游管理、旅游经营、旅游服务、导游人员素质。四是抓体制机制。继续探索县域旅游体制改革,整合部门职能,打破条块分割,探索建立对旅游资源统一管理、开发和保护的机制。落实考核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县市区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发挥行业自律功能。设立济宁市导游服务管理中心,加强导游员管理。
会议强调,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我们应对自身重新审视,找准自己的定位,努力提高驾驭旅游经济的能力。一是积极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赢得旅游部门应有地位。要跳出旅游看旅游,跳出旅游抓旅游,积极谋划产业的整体布局,研究产业的发展趋势,引领整个产业的发展。二是要善于创新。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的要求,在目的地建设、整体形象包装、旅游产品创意及管理手段、促销手段等多个方面进行学习借鉴,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三是加强与相关部门融合。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争取组织、宣传、人事、发改、财政、建设、规划、交通、农业、林业等各相关部门对旅游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形成齐抓共管的机制,实现从行业管理到产业管理的转变,共同推动旅游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