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阳春三月,春意渐浓,济宁市金乡县王丕街道文化旅游一片热闹的景象:李楼有机循环农业示范园区人流涌动、丽宇农场里采摘正忙、王丕庄村民俗博物馆里欢声笑语……今年以来,王丕街道紧紧围绕“文化突围”战略部署,以建设“魅力王丕”为目标,坚持“文旅融合发展,点面统筹推进”的原则,在制定发展规划、夯实旅游基础、丰富文化内涵、做优旅游品牌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生态旅游发展“春意”浓。
科学规划是发展的“火车头”,王丕街道年初就制定了 “一心两轴六片区”的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文化旅游跨越发展绘出了科学蓝图。一心:李楼水村和循环农业示范园区为核心,发展生态观光游;两轴:以328省道和金司路两条交通要道为延伸,发展民俗采摘游;六片区:以王丕庄民俗博物馆、李阁有机蔬菜种苗繁育基地、祭田城郊公园和特色果蔬种植基地、李集农业科普教育基地、三关王祥卧鱼孝文化主题公园、康桥公社遗址为示范,“点线面核”联动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围绕这一发展格局,该街道从基础建设入手,不断强化要素保障,为生态旅游快速发展筑石铺路。2015年王丕街道投资 1000 万元,实施了涉及到吉田、李楼等11个行政村,包括机电井提水低压管道灌溉面积1.1万亩和田间低压管道滴灌1000亩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项目建设,实现了基地“旱能浇、涝能排”的自动刷卡浇水功能。同时,大力实施品牌效应,注册了“王丕芹菜”商标和“王丕芹菜”国家级地理标志认证,提高了王丕蔬菜的知名度。目前,农高区有机循环农业示范园已发展到5000亩,四茬蔬菜亩效益均在3万元左右,实现了“一亩园十亩田”的构想。
在夯实生态旅游发展基础的同时,该街道更注重丰富文化内涵,立足自身文化资源优势,提升文化旅游价值,为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强力保障。围绕王丕庄民俗博物馆、周冠五故居、湖西革命根据地和康桥公社遗址,进一步加强历史文物古迹和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工作,打造“红色与民俗”主题旅游;围绕李楼水村、翔舞湖建设,提升两大景观的文化内涵,聘请专业设计队伍尽快完成李楼水村景观规划,积极做活“水文化”文章;围绕“济宁长寿乡,孝道发源地,绿色养生城”,着力实施“寿、养、孝”文化提升工程。
在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上,按照单看有亮点、局部有特色、整体有气势的发展规划,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旅游发展一体化打造,逐步做优做强“魅力王丕”旅游品牌。着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聚力推进环卫保洁、路灯照明、路网硬化、绿化造林、文化惠民和农民增收致富等“一体化工程”,筹资180余万元,新建、改建29个村的进村道路和主街道、小巷1.2万多平方米。投资70余万元,栽植大叶女贞、法桐、白蜡等苗木2.6万余株,完成1.1万亩农田林网、东丰线1700米绿色通道、100亩水系林果网建设和李楼、康桥、于庄等24个村庄的绿化任务。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街道面貌和群众的精神生活有了质的提升。同时,以328省道、金司路为主线,重点开发生态观光休闲游、乡村生活体验游、乡村民俗风情游等系列旅游产品,逐步做优做强“魅力王丕”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