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2014年12月27日,北京首家孔子学堂落户什刹海刘海胡同11号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什刹海作为北京西城区特色功能街区,在“文化兴区”战略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承担着挖掘、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职能。什刹海街道地处历史文化保护区,这里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邻里守望相助。
北京首家孔子学堂——什刹海社区孔子学堂
陈来副会长、王大千理事长听取什刹海街道汇报
2016年3月5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陈来、理事长王大千到北京什刹海孔子学堂调研,考察社区版孔子学堂在北京落地情况。
陈来、王大千首先观看了关于什刹海地区介绍的宣传短片,又听取了什刹海社区服务中心主任梁华、什刹海街道副主任陈璐、什刹海街道副书记刘忠的汇报,之后在什刹海街道领导陪同下,实地考察了什刹海地区国学普及推广的相关情况。
陈来副会长目前还担任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朱子学会会长,曾作为中央政治局第29次集体学习主讲嘉宾为党中央领导同志介绍爱国主义,在学术界享有极高的威望和影响力。
陈来副会长为孔子学堂题写“读好书”
陈来副会长对什刹海社区孔子学堂建设给予肯定,并对孔子学堂在全国的普及推广充满期待。他在考察中说道:“从中央层面来讲,理论上已经基本把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讲清楚了,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传统文化的未来和生命力所在,如何在实践层面实现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融合,值得我们探索。孔子学堂是一个很好的落地模式,尽管还在探索中,却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希望能够搞好,使其可持续。”
王大千理事长为什刹海街道题字“近悦远来”
据了解,目前陈来副会长已把“孔子学堂”列为中宣部重大理论课题,正在从学术理论的高度对其进行深入解读。
陈来副会长与王大千理事长还就《孔子研究》创刊三十周年暨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规划大会交换了意见和看法。
中国孔子基金会北京办事处主任杨光等也参加了上述活动。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