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晚,在山东淄博火车站内,一位旅客在前来送别自己的父母面前突然跪地不起,并对着父母磕起了头,这感人的一幕不禁让人唏嘘不已。(2月11日 中国青年网)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的感情,尤其是对父母的感情日益深厚,或许是自己做父母的缘故吧,或许是根子里的生命情怀吧,早晨,在网络上,看到这动人的一幕,让我泪流满面。
当张金丽在淄博站准备乘车离开父母时,面对前来送站的老父母,加上之前喝了点酒,张金丽情绪激动,觉得没尽到孝道,自觉愧对父母,所以长跪不起而耽误了车。这是儿子内心深处对父母爱的突然爆发,这是中华民族孝道情怀的自然喷薄,这是愧疚,这是感恩,怎能不让天下人感动?
图片中,长跪的儿子,已经年近半百,不能够守护在父母面前尽孝;白发苍苍的父亲,年近8旬,却无奈独守空巢。这是无数普通人家庭生活的写照,无奈着,幸福着,因为牵挂,因为思念,因为那深深的中华民族乡愁情怀。儿行千里母担忧,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华民族是一个乡愁情怀浓重的民族,在这样的乡愁情怀中,我们思念着父母,我们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灵魂。
小时候,父母呵护自己长大。长大后,孩子奔波父母担忧;父母年龄大了,却不能守护在父母身边,这真的是一种人生的愧疚。人生两件大事,把孩子抚养成人,对父母养老送终,这是做的人的基本担当,尤其是对父母养老送终的担当,任何一点亏欠,都会让人遗憾终生,这就是中国人的情怀,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特有的情感魅力。
还记得,我在外地工作的场景,每次与父母的告别,都是乡愁的一次深深的播种,每次与父母的相逢,都感觉那是人生的幸福极点,最终,我在乡愁的呼唤中把工作调回了老家。今天,我真的很幸运,很幸福,能够最后一次扶着父亲上床,父亲安然的走了,能够陪伴在94岁母亲的身边。
据记者了解,张金丽之前已经4年没回家过年,他有个大哥在杭州,父母年事已高独自在家。张金丽已婚,有老婆孩子,家中小孩也是4年没过来看过爷爷奶奶了。目前,张金丽在二楼西重点旅客候车区,情绪比较低落,一问就流泪。这是愧疚的泪,这是无奈的泪,这就是我们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真实的泪,现实中,如我一样能够幸福调回老家工作的事,已经十分少了,一方面,我的调回是二十年前的事了,一方面,能够在老家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真的太不容易了。
空巢老人,这是一种特有的现实,我们必须面对,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期盼,我们的用人单位能够制定出带薪休假的“陪伴老人假”让那些游子们能够有一段专心陪伴父母的时间;我期盼我们的住房改革能够有一个“老人补贴住房”制度,帮助孩子们把老人接到身边居住;我期盼,我们能够有一个“城市爱心老人工程”,给父母异地的孩子们打造一个孝敬的平台;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我们应该让老人能够享受社会发展红利,我们的老人事业应该蓬勃发展起来。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让孩子能够陪伴在老人身边,这个基本责任担当光靠孩子个人的努力不行,需要我们全社会的担当。全面建设小康,不仅是物质幸福的小康,也是精神幸福的小康,家庭幸福的小康,老人安度晚年的小康,这个小康,关系老人幸福,关系孩子幸福,我们必须建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