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人,今天的人,中国的人,外国的人,都是人。人有共通的人性,中国文化本质上就是针对人性药方,治疗的是人的精神,精神如果堕落了,肉体就是僵尸。”年近八旬的学者、教育家、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刘示范在《孔子大学堂》百期研讨会现场,谈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时慷慨激昂表示,这也赢得了在场专家学者热烈的掌声。
座谈会上,刘示范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思想的传承传播。
他说,我们生活在山东,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山东办一个山东教育电视台来学习研究弘扬孔子思想,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最得体的。孔子就诞生在今天的山东,孔子的思想哺育了山东这近1亿人。山东人得益于孔子,应当感谢孔子。所以,我们应当学习得最好,研究得最好,运用得最好,也应该是在中国、在世界上宣传和弘扬孔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做得最好的。当前是五四以来学习研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黄金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今天在坐的朋友,首先应该明确这样一种担当:为了让自己,为了让他人能够在世界上生活得更有价值而学习研究和宣传孔子。
“研究儒家思想经典的时候,断章取义和望文生义这两个问题要注意。我在国内外讲学都遇到这个问题,断章取义不是因为那些根本不懂经典的人,往往是出自一些似懂非懂的人,断章取义害死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与经典产生的时代,空间时间都变了,很容易望文生义,很容易用今天我们所处的环境,来理解老人家在2500多年以前说的那些话。”刘示范表示,这两点在今天学习的时候还是很值得注意的。当然我自己就经常犯这个错误,天天犯,可能我下面要说的话当中也会犯,免不了,但是只要我们抱着一颗善良的心,来理解经典,都是可以找到答案。
刘示范认为,这几年经常出现到底滑坡,对孔子思想和儒学文化的研究要结合当前的形势。不要一提到经典就认为它是老古董,都不能用了,都是落后的,其实不然。“人都是人,历史的人,今天的人,外国的人,中国的人,都是人,人有共通的人性,我们应该弘扬这种共通的人性,中国的文化就是针对这种共通的人性,出了一些药方,这些药方比《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的那些药方更根本,他是治的人的精神,精神堕落了,肉体是不会健康的,所以首先要讲精神健康,精神堕落了,肉体就是僵尸。”他说,中国文化为什么持续了两千五百多年还不断?就是中国文化研究了人性了,我们可以抛弃那些表面的东西,看本质,中国文化的本质就是那些针对人性的药方,只要有人存在的时候就都起作用,这就是它的生命力。山东人就应该撑起这种生命力,把这种生命力,从山东宣传到全国,从全国宣传到世界。
谈及当如何学习研究弘扬儒学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刘示范提出有两重任务:第一,启蒙教育。他说,现在很多娃娃,很多年轻人不了解孔子是什么人,这部分人需要进行启蒙教育。另一个方面就是进行再教育,再教育的任务可能比启蒙教育还难,再教育的对象就是现在正在社会上起作用的中流砥柱,特别是党政部门的各级领导,他们都有接受儒家文化再教育的任务。对他们再教育好了,他们会给那些进行启蒙教育的人进行再教育。再教育问题电视台任重道远,这一个任务是一个光荣历史的任务,它不仅是昨天今天,还包括将来。我们要相信,研究孔子也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