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两、三公里的机场跑道,就能够建立起与世界的便捷联系,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功不可没。机场,作为一个地区重要的公共设施,已成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在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争取建成济宁机场”列入“十三五”时期提升全省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的一项工作,这为开放的济宁以更加崭新的姿态增进与外部世界的交往联系、加快孔孟之乡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更加优越便捷的交通条件。
近年来,济宁市高度注重发展民航事业,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联航到2008年投入使用的军民合用机场,相继开通了广州、北京、上海、成都、海南等21条国内重要航线,对提升济宁形象,加快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济宁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济宁市现有机场已无法满足济宁经济社会发展、对外开放交流及民航发展的要求。因此尽早迁建济宁民用机场,已成当务之急、势在必行。
机场迁建是化解日益凸显的军用与民航飞行矛盾的迫切需要。现有济宁曲阜机场为军民合用机场,用途的多样性随着对外开放、国际时局的发展变化日益显现出一些不适合的情况,部队训练或执行任务导致民航航班被延误、空中等待、地面等待、限制飞行高度等情况时有发生,同时民航对部队飞行训练也造成一定影响。
机场迁建是机场自身发展的需要。济宁曲阜机场2008年开航以来,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连年大幅提高,2014年旅客吞吐量45万人次,突破了机场规划设计的近期(2020年)旅客吞吐量42万人次。按照目前旅客吞吐量年均分别增长30%推算,综合考虑高铁对民航的影响及增加财政投入开通新航线、增加航班等因素,预计2020年将超过100万人次。目前,美国惠普、意大利倍耐力、德国巴斯夫、日本伊藤忠、韩国三星、中兴通讯、台联电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入驻济宁市,装备制造、软件设计、纺织服装、造纸、轮胎等产业蓬勃发展,高端交往、商贸物流对航空的需求迅猛增长,对开放航空口岸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现有设备、设施及规模已远远不能满足民航发展。
机场迁建是优化山东省民航发展布局的需要。现有济宁曲阜机场距正在规划建设的菏泽机场直线距离56公里,不仅将对现有机场运营造成较大影响,而且机场布局不太合理。将现有济宁曲阜机场东迁至与周边机场距离适中位置,不仅有利于机场自身发展,也可促进我省民航总体布局更趋合理,更好地发挥航空交通优势。
机场迁建是建设重要交通枢纽的需要。《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30年)》要求进一步强化各种交通方式衔接,实现一体化运输服务。规划将济宁机场列为我省“三横四纵”综合运输通道菏兖日通道、京沪通道的航空枢纽,承担联通空中运输网络任务,要求打造以机场为中心的综合交通枢纽,密切机场与城际铁路、城市轨道、高速公路等的有效衔接,形成“民航机场+轨道交通”的综合交通网络,更好地发挥机场对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为此,《规划》明确要求济宁机场“十二五”开展迁建工程前期研究,“十三五”开工建设并建成投用。
机场迁建是促进“济兖邹曲嘉”都市区融合发展、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的需要。迁建济宁曲阜机场并开通口岸,对于方便国内外人员来济宁、曲阜学习考察、观光旅游,已经成为当前十分迫切的任务。这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更有利于整合具有很高国际知名度的孔孟文化、佛教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以及周边的泰山文化等旅游资源、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促进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建设。
据悉,济宁市迁建机场初步预测近期设计目标年(2030年)旅客吞吐量约为200万人次,远期(2050年)预测旅客吞吐量可达600万人次左右。目前,经过认真组织、实地勘察、论证,先后完成场址备选、初选、预选工作。去年12月16日,济宁迁建场址报告获得国家民航局批复。列入民航发展规划取得积极进展,已列入《山东省民航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正式复函山东省发改委同意“十二五”开展前期工作,“十三五”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省发改委已将支持济宁新建民用机场建设列入省政府与国家发改委省部会商重要内容,争取在政策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目前,济宁市已全面启动预可研(立项)、积极做好政府采购项目工作,委托华东民航新时代机场设计公司编制了济宁新建民用机场预可研报告,测量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9个先前项目、实测场址跑道中心点半径50公里范围内自然障碍物及人工障碍物测会等8个项目已陆续启动,临时气象站已经建设完成并正式启用。
记者相信,迁建的济宁新机场建成后,必将为孔孟之乡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之翼,为济宁市实现“十三五”“四大目标”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