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山东济宁借助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加快由文化旅游资源向文化旅游品牌的转变步伐,近几年来,文化旅游发展迅猛,文化旅游优势凸显。
文化深厚
2015年国庆期间,济宁三孔景区的晨钟暮鼓、开城仪式、孔府大戏,孟庙孟府景区中国古代成人礼——冠礼笄礼演出、儒家传统礼仪——乡射礼、豫剧《断机教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孟母三迁》备受游客青睐。孔子六艺城气势恢宏的开城迎宾、古朴典雅的孔子六艺古乐舞、唯美深邃的-舞剧《杏坛古韵》、诙谐幽默的孔家抛绣球招婿、阙里人家汉式婚礼情景剧和原汁原味的烟雨阁民间曲艺表演深受游客好评。峄山景区的鼓震峄山魂、道家太极表演、历史古装剧《秦皇迎宾》、诙谐情景剧《梁祝新传》、歌舞、杂技、小品、魔术、川剧变脸、竹竿舞、扬琴演奏、比文招亲等精彩系列文化创意体验活动吸引游客驻足观看。水泊梁山景区好汉迎宾、水浒情景剧、山东快书、莲花落、山东梆子、渔鼓、骑马、射箭等带有浓郁水浒特色的民俗文化演艺活动,让游客在体验水泊梁山粗犷豪放的山寨气息的同时,感受梁山温婉、旖旎的自然风光……节日期间,围绕文化传承的体验活动,成为济宁旅游最大的卖点。
位于鲁西南腹地的济宁市,是著名的孔孟之乡,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济宁因孔子、孟子而享誉天下。孔孟文化、水浒文化、佛教文化、微山湖文化等特质旅游资源让济宁市构成了“东文西武,南水北佛”的特色文化旅游架构,到孔孟故乡感受一场文化的慢行,已经成为许多游客的选择。
打造品牌
2012年,济宁市确立了“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的城市旅游形象口号和标识,并使用“文化济宁”特色品牌,统一打响“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城市品牌。
品牌形象构建完成,产品紧跟落地。济宁包装推出了国学经典研学游、文化经典体验游、圣地乡村生态游等3大系列14大主题33条线路产品。高标准编制了《游读济宁》、《美丽中国行济宁篇》、《乡村旅游手绘地图》等旅游宣传资料。文化的唯一性,也为济宁旅游官方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吸引游客关注和粉丝量达40万人。今年,济南西客站游客集散中心济宁城市客厅、同程网济宁旅游旗舰店正式运营,“文化济宁”的品牌效应得到明显提升。
项目支撑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取之不尽的金矿。2015年国庆期间,济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到汶上县和兖州区调研黄金周旅游工作,提出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性产业来培育。济宁市委、市政府随后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旅游业跨越发展加快旅游强市建设的意见》《推进旅游业跨越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关于加快推进修学游发展打造全省修学游先行区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在《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中,确定了5大主题23项旅游改革发展任务。济宁大胆创新财政资金金融化运作方式,先后设立了旅游业发展及城市形象宣传专项资金4000万元、文化旅游产业基金10亿元。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济宁成立了市级重点文化旅游项目指挥部,并围绕建设全国研学旅行示范市,实施了修学旅游“十百千”工程,推出了10大国学经典研学线路产品,提升完善研学基地26个,储备命名专业人才650余名。全市各重点研学基地共拥有接待床位4980张、教室438间,可同时接待12170名游客参与研学活动。2015年,济宁市承办了“全省研学游产品发布会”,孔子“为人之道、孟子”民贵之道“、水浒”大义之道“入选省十大国学之道研学旅行产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