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1月15日、16日,由山东歌舞剧院出品的民族管弦乐音诗《孔子》在济南历山剧院迎来首演。该作品由作曲家莫凡担纲作曲及文本,展现了孔子五十岁之后的人生历程。
由山东歌舞剧院民族管弦乐队做为主体,融入声乐及其它艺术表演形式的民族管弦乐音诗《孔子》,特邀著名指挥家杨又青和青年指挥家马帅分别执棒。
作品共分十二段:由梦想、战乱、办学、祭祀、抉择、离别组成的上半场,分别表现孔子美好的理想;春秋时代连年混战的历史背景;在礼崩乐坏的年代决心奉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办学思想;恢复周礼的决心;当上鲁国大司寇却遭遇“堕三都”失败后的抉择;以及五十五岁时告别家乡和亲人去寻求仁义礼治的政治理想。
由思念、围困、鸿雁、风雪、归鲁、大同组成的下半场,分别表现孔妻思念在外漂泊十年的孔子和众弟子;孔子一行在陈、蔡之间遭遇围困时的思想争鸣;身处两地的亲人们的深情挂念;孔子一行在狂风暴雪困境中的顽强坚守;经过十四年周游列国、颠沛流离的孔子一行回到家乡;孔子七十三岁离别人世时又一次在杏坛向人们宣讲自己的大同理想。
山东歌舞剧院院长王彬林表示,剧目是剧院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用剧目锻炼队伍是山东歌舞剧院一直秉承的办团方针。作为孔子家乡的乐团,山东歌舞剧院本次排演民族管弦乐音诗《孔子》,力图用孔子追梦理想的行动,用鲜明动听的音乐来感动当代听众,展示中国儒家文化的魅力。
大型民族管弦乐音诗《孔子》主创人员简介
编剧、作曲:莫凡,浙江杭州人,国家一级作曲,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任职于中国广播艺术团,多年来致力于严肃音乐创作,涉猎的创作领域较广,至今已积累了上百部不同类型的作品。主要作品有:歌剧《雷雨》、《赵氏孤儿》、《土楼》、《高山流水》,舞剧《二泉映月》、《西施》,歌舞剧《清明上河图》,音乐剧《五姑娘》,清唱剧《洛神赋》、《孙中山与宋庆龄》,舞蹈诗《昆韵》,交响音诗《松·竹·梅》、《光明之歌》,合唱音诗《昭君出塞》、《华夏写意》,声乐组曲《和平涛声》,管乐协奏曲《敦煌印象》、琵琶协奏曲《长恨歌》、二胡协奏曲《云的传说》、胡琴协奏曲《京风》等。一些作品在德国、法国、荷兰、瑞士、美国、日本、新加坡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公演,受到好评。
杨又青,指挥家,交响乐、歌剧指挥博士,现任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教授。中国青年爱乐乐团艺术指导、常任指挥,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指挥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合唱联盟理事,美国指挥家学会会员。先后师从于著名指挥家黄晓同、李德伦、利昂. 格雷戈里安、路易斯. 莱恩、古斯塔夫.麦耶尔、玛林. 艾尔索普。2004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音乐学院交响乐歌剧指挥专业博士学位。
马帅 ,青年指挥家,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硕士研究生,上海民族乐团助理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乐队课指挥老师,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特聘指挥,北京戏曲学院民族乐团常任指挥。200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本科,师从夏小汤副教授,2013年被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推介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指挥家王甫建教授,成为中央音乐学院第一位攻读民乐指挥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