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据中国电视报报道,2016年1月1日21:00,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新年第一部“开年大片”《孔子》(国际版)与国内观众正式见面。在此之前,该片已在英国和广州分别举办了国内外首播发布会。国内外众多业内专家在欣赏完该片后,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 孔子思想如今仍在延续
《孔子》的前半部分对孔子经历和其哲学思想描述很多,这些对于世界上不了解儒教的人们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之后就是孔子思想对当代的影响,这是一部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又容易被人接受的纪录片。
NHK中国总局总制片人黑柳诚司说,看了这部片子,孔子的思想确实已经传承并渗透到现代中国人的心中,比如春节返乡团圆、比如孝道。还有不仅中国的孔子后裔继承了他的思想,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后裔都是如此,这不光是DNA的延续,更是思想的延续。同时,现代社会里,包括孩子在内,很多中国人还在延续孔子思想,作为一个外国人,他对此感触颇深。
他坦言,日本人本就知道孔子和儒家学说,他在中学时就学过《论语》。如今他更关注孔子思想在现在中国人中是怎么理解和传承的。纪录片《孔子》(国际版)的后半部分对此问题充分展开。他觉得这是一部非常有意思、有意义的片子。
● 透过表面触碰圣人的思想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大儒学研究院副院长干春松认为,《孔子》(国际版)最让人欣慰的就是国人开始尝试拍摄深刻影响我们历史的、影响我们国人精神生活的思想家传记,因此显得更加重要。国际上关于思想家、哲学家的作品较多,有一套比较成熟的经验,所以在孔子这样的题材上进行中外合作拍摄,应该是个很好的尝试。
干春松认为,该片比较成功的是创作者让一个看上去离我们比较远的人物,通过生动的、讲故事的方式,离我们不那么远,关于他的思想,也被阐释得容易理解了。曾经孔子对我们而言是个熟悉的陌生人,因为他的生平故事国人都很熟悉,甚至他所说的句子人们张口就能背出来,但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他和儒学的真正内涵。纪录片《孔子》可以让人们透过那些表面,去触碰孔子的思想。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或者说对传统的敬意、对传统价值的吸收,都需要这样深入的态度,否则就只是停留在行章摘句之上。而孔子之于中国人,应该是一种家园的意义,一个国人精神上的家园。
干春松觉得现代人因为受到以前盲目否定传统的影响,没有认真地去总结传统文化。看这样一部纪录片,一方面能唤醒大家身上的文化基因,另一方面也能意识到传统文化中的确存在着很多应该被传承下去的精华。
● 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
地球社区网(美国)L3C公司国际总监谭思婷出生于日本、求学于美国、辗转于非洲,她也开办过学校,站在教学的第一线。在观看《孔子》(国际版)时,谭思婷频频做着笔记,认真记下了许多片中提到的孔子思想、理念。她说,儒家学说不论是对她而言,还是对西方大众来说仍然很陌生,可这是中国人一直秉承的思想,她很高兴这部片子将其中一些内容解读出来了。
看完这部纪录片,谭思婷觉得自己对孔子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而这可能也会让国外观众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和中国人。纵观全片,她最喜欢的部分就是普通人谈起他们为什么需要回家、为什么要照顾母亲。社会节奏飞快的当今,人们好像变麻木了,有片中这样具体的例子非常好,她认为人们看后会对自己的生活有所反思。西方有自己的道德哲学,也有相对传统的行事方法,但这与了解儒学并不相左。恰恰有些时候,在看待一些事情时,东西方看到的角度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导致了不同的人以各自有趣的方式做不同的事,然后才拥有了多元化的和谐。这次在《孔子》(国际版)中也提到了类似的情况,几千年前的孔子便有着“和而不同”的思想,非常让人吃惊,也令人更想深入了解。
● 仁恕思想适用于世界范围
作为孔子后裔,世界儒学大会秘书处秘书长、中国孔子研究院研究员、孔子75代孙孔祥林对于《孔子》(国际版)给予了高度评价。
首先,纪录片以司马迁为孔子作传开篇,结构新颖,其中择取的司马迁对孔子的赞美也很精准,颇有点睛之效。在内容上,既有传说,也有客观的介绍、解读,既有对当时历史的再现,也有现今儒学在中国人骨髓中的延续,非常直观,令人理解起来更容易。片子最后讲到了孔子仁和恕的思想,这个关注点选择得很好。因为在当今全球社会中,仁爱、反对战争、强调和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都是受到普遍赞同的。
其次,孔祥林特别注意到,片中凡是介绍孔子生平、思想、成就的地方,大多是从国外专家口中所出,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受众以更客观的感觉。
在谈到该片美中不足之处时,孔祥林认为,如果后面对孔子仁和恕的思想再加一些篇幅,就更好了。
● 有温度、有态度、有诚意的作品
看了《孔子》(国际版),陈光忠说他觉得孔子不再是一个消失的背影,而是正向观众缓缓地走来。该片最突出的就是极具亲和力,用影像质朴地向世界讲述着孔子的故事和思想,向世界娓娓道来中国和中国文化。历史和现实总是有机地结合着,所以创作者用最真实的日常之事,告诉我们也告诉世界,孔子和今天的中国人有着什么关系,如此一来,观众才更觉得这部作品很有亲近感、有温度、有时代的精神。陈光忠还表示,《孔子》(国际版)注重细节的描写,其中所拍到的中国老百姓以及他们生活中的样子,就是平时质朴生活的原貌,非常朴实、非常真诚,也非常自信。
让陈光忠感觉很有意思的是,这部片子是中英合作拍摄的,它用西方人的角度,请外国朋友来解读孔子、发现孔子,这种观念和做法令人耳目一新,另外在说到孔子的学术思想时,还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解读,更显得客观和丰富。
陈光忠反复表示,在当今娱乐化思潮泛滥成灾,很多人醉心于市场票房、追求收视率的氛围下,中央电视台以巨大的诚意推出这样一部有态度的作品,非常有意义也令人感动。
纪录片《孔子》国际版完整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