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如何抓住兴隆文化园开园机遇,整合优势资源和力量,带动兖州区向文化旅游城区深度转型?济宁市兖州区确立了打造“文化名城”的目标定位,依托独特的佛教文化资源,把文化旅游服务业作为战略支点,突出特色、打响品牌,强力突破。
2010年5月,兖州兴隆文化园项目开工建设,2011年被确定为全省重点建设项目和全省文化产业重点园区(基地),2012年9月21日至10月5日,大型文化旅游演艺项目《菩提东行》举行首演季。2015年9月30日,兴隆文化园开门迎客。国庆期间,兴隆文化园迎来了她开门纳客的第一个高峰期。据统计,长假7天,园区共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其中西区礼佛区接待游客近4万人次,《菩提东行》 演出票售出超过1万张。“打造泰山问道—曲阜拜孔—兖州礼佛经典文化旅游线路,实现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新增就业3万人,旅游总收入15亿元,把兖州建成全省文化产业的新高地和全国知名的文化旅游城区,这一梦想开了个好头。”兴隆文化园市场营销部经理王冰介绍。
与兴隆文化园建设相得益彰,太阳纸业投资8亿多元建设的五星级酒店圣德国际酒店于2011年8月正式营业,在为兖州树立新的城市地标的同时,也提高了兖州乃至济宁市的接待服务水平。据了解,在兴隆文化园项目开工前,兖州旅游配套设施相对落后。以酒店业为例,兖州酒店床位数不足9000张,其中星级饭店床位数不足1300张,接待能力不足。近年来,在兴隆文化园旅游项目的带动下,已有银座佳悦、如家、7天、汉庭、锦江之星、尚客优、速8格林豪泰等连锁酒店品牌相继入驻兖州,给该区的旅游接待增添了活力。
用兴隆文化园建设形成的“磁场效应”,着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兖州还开展了乡村游、休闲游、修学游,统筹推进了滋山国际农业文化产业园、兴达酒业酿酒工业旅游示范园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塑造了特色地方文化旅游品牌。
12月4日,总投资15亿元的“帕兰王国”项目落地兴隆庄镇,该项目在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开发建设帕兰城堡、农庄、动漫等一系列旅游度假景点,并通过塌陷地治理,实现生态修复、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就业、政府减负、企业增收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