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2014年,济宁市出台了《打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加快文化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此,在近日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期间,济宁晚报记者专访了多名来自全球各地的儒学专家,他们对济宁如何打造首善之区都有自己的见解。
台湾慈济大学宗教与人文研究所所长林安梧:祖孙三代可在同一社区买房
林安梧说,当下正处于经济发展、文化生根的年代,如何运用文化元素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是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因而,济宁在打造首善之区时,应充分地运用儒家传统文化,传播儒学思想,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归于民众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力争使儒家优秀的传统思想渗透进每个人的细胞。
“要想更好地建设首善之区,首先要突破制度层面的限制,比如规范景观建设、交通秩序维护等方面,同时,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浸透儒学思想,同时注重人伦教育。”林安梧告诉记者,人伦之教是孔子儒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传播儒学思想的同时,注重人伦之教是应有之义。而就人伦教育而言,家庭是格外重要的一个单元,只有在每个小家庭中营造浓厚的儒学思想氛围,才能使社会这个大家庭中的人伦之教更具教化意义。
那么,在家庭方面,怎么样才能更好地传授人伦之教呢?林安梧认为,就居住环境、生活氛围而言,祖辈、父辈、儿孙辈三代人可以在同一个社区居住,便于父子、儿孙等之间相互照顾,从生活的各个细节上体现尊卑长幼,而且,在祖孙三代在同一个社区购房时政府给予无息贷款的优惠政策。“此外,在一个家族中,还应创造一个神圣的祭拜空间,家族中的每个人都养成祭拜天地、祭拜圣贤和祭拜祖先习惯。”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牟钟鉴:济宁是首善之区的先行者
2012年度孔子文化奖获得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牟钟鉴参加了多年的儒学大会,在接受记者时他说,打造首善之区全国看山东,而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济宁无疑是首善之区的先行者,每次参加儒学大会,他都感觉到了济宁的巨大变化,他认为作为孔孟之乡的济宁,已经在国际儒学研究方面确立了自己的核心地位。
抓好教育,立德树人,建设乡社,移风易俗,反腐倡廉,清整官德。牟钟鉴说,重建礼仪之邦,重建道德中国必须要做到这几点,无论是办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需要家长教师的言传身教,改善民间乡风,都需要由社会贤达垂范引领。
孔子用君子与小人对举的方式献礼了中华文化中道德自律的范式和道德监督的标准,经过后儒的努力,形成强大的民间舆论力量,不断给予道德人物和行为以有力的鼓励、赞美,给予非道德人物和行为以严厉的批评、谴责,这种舆论具有非政治性、非强制性、远远超出士林,弥漫于社区、乡里、家族、行业,成为一种有巨大惯性的观念和话语。牟钟鉴说,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出成千上万的道德模范,他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济宁地区也正在评选“济宁好人”,这也是时代呼唤各行各业都有君子担当重任的表现,同时他也相信,济宁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中华孔子圣道会荣誉会长高秉涵:让仁爱之心洒遍首善之区
“在建设首善之区的同时,我们每个人都要牢记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而是付出多少,把大爱传播出去。”高秉涵认为,付出就是把爱传播出去,如果每个人都把大爱传播向人世间,就是秉承了孔子所倡导的仁爱思想。
高秉涵告诉记者,济宁在打造首善之区时,需要我们每个济宁人都从自身做起,把自己点滴的爱融入到集体当中,让爱不断扩大。只有将爱给予他人、让爱不断传递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的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什么才是真正的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如果我们把更多的爱给予别人,在付出的同时,我们也能得到更多的快乐、更多的爱。“其实在做好我们自己的同时,就是在改变我们整个社会的人文环境,而重塑周边的人文环境是济宁打造首善之区的关键之举。”
“孔子的仁爱思想源远流长,仁爱传递着对他人、对外界的友善,如果说某一样东西,你给予人家越多,自己拥有就越少,唯独仁爱,给予他人越多,自己拥有也越多,因为它不同于任何物质财富,是由真诚维系、与良心相伴的人格情怀。”高秉涵说,怀仁爱心,本质上是一种付出,是真情的无私过渡,而真正的仁爱,发自人的本心,它超越功利得失的权衡。一个社会假如失去仁爱,必然人情冷漠、相互疏离,最终败坏了整个社会生态,所以就此来看,仁爱是一种公德,是给社会也包括给自己一份关怀,在现实生活中,你我他都需要暖意,大家都多一点仁爱,世界将光亮许多。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宋志明:自律与他律是建设首善之区的关键词
“建设首善之区,济宁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人文道德面貌要整体提升,人人能够自律,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宋志明看来,自律是一个人的自我约束能力,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他律则是非自愿地受他人约束,检查和监督。济宁在打造首善之区时,只有坚持自律,加强他律,方能更好地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
济宁打造首善之区,追求真善美,归根结底还是做什么样的人、建立什么样的社会的问题。理想社会是群体价值目标的实现,儒家设计的是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儒家把大同定位为社会群体的终极价值目标,倡导人要合群。“拥有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个体,人与人之间加深交往,打造‘合群’的社会体系,更好地打造首善之区。”宋志明表示,儒家倡导“合群”的社会体系,信与睦则是良好人际关系的核心,加强自律、完善他律、人人合群是济宁建设首善之区的关键要素。
中国孔子研究院李翠:融合儒家文化元素 建设文化高地
济宁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孔孟之乡拥有丰厚文化底蕴、丰富文化资源的独特优势。儒家文化所蕴含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而不同、并育并行等弥足珍贵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亘古绵延、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深沉的精神支撑。提升圣城文化软实力,打造首善之区,两者相互相应。
“在推动文化软实力建设上,规划设计‘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积极推动进入国家层面,纳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曲阜城市功能定位提升,从顶层设计层面打造真正的东方圣城。同时,用好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这个平台,借助‘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世界各地孔子学院,全面提升孔孟之乡与世界不同文明交流对话的能力,由策略地展示善意的自信。”李翠说,除此之外,还应重点提升文化创新创造能力,响应国家万众创新号召,吸引培养高端人才,形成高地,教化百姓,形成氛围。
李翠认为,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背景下,理性地对话西方核心价值观,立足实践,把儒家文化中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以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借鉴其他优秀文明成果,通过转化再造、丰富发展,焕发新的生命力,既是儒家文化发挥文化软实力的必然途径,也是儒家文化现代价值转换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