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9月18日,孔子学堂志愿者培训基地举行了孔子学堂志愿者大讲堂活动,作为志愿者活动的开篇之作,特邀讲师路艳辉为孔子学堂志愿者作题为《学习传统文化之意义》的讲座。
在两小时的讲述中,路艳辉结合学习传统文化后自身变化,从现代人对传统文化有哪些误解、为何学习传统文化、如何学习传统文化三个方面,为志愿者进行讲解。活动现场气氛活跃,掌声不断。
为何要学习传统文化?路艳辉认为,这是每个人“过好日子”的需要,是改变命运的需要,就如吃饭一样是生命之需。这就是古人所谓的“五福”。 “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和《洪范》,是古代汉族民间关于幸福观的五条标准。五福的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尚书》上所记载的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怎样学习传统文化?路艳辉表示首先要在放松的情况下,其次是要有一颗恭敬的心。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就连孔子每入太庙必敬警而立。
讲座一直持续到下午,路艳辉从另一层面深度剖析了传统文化所带给人们的意义。他从善、恶、孝等方面与部分志愿者进行了现场交流,使大家深刻领悟到传统文化的智慧,不仅需要通过课堂的学习来积累,更需要用心感悟生活的点滴、融会贯通,使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生活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