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资源起步,凭借跨越转型。近年来,孔孟之乡——山东省济宁市把信息产业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先导性、引领性产业来培育,提出了打造信息产业千亿硅谷宏观规划,努力将信息产业作为提振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来抓。今年上半年,全市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高于规模工业增速22.6个百分点,特别是重点发展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长203.7%,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79.9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省第一,排名提升三个位次,跃居全省第四。
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将济宁列为山东省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在财税金融、平台建设等8个方面予以定向支持,同时在省十三五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中,将进一步明确济宁“山东省信息技术产业基地”的定位。曾一度依靠煤炭化工为支柱产业的济宁,如何由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实现华丽转身,转变为以信息产业为引领的创新型城市,并且把发展信息产业上升为省级战略的呢?
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济宁市地处山东西南部,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已探明煤炭储量151.2亿吨,年产原煤9000万吨,是全国十三个煤炭能源基地之一和国家新规划的七个大型煤化工产业基地之一。目前,济宁市电力装机容量1200万千瓦,占山东省总装机容量的五分之一。
长期以来,煤炭行业在济宁市经济中独大,一度占据了经济的半壁江山,在整个工业的利税、利润比重中超过60%。这一格局,造成了经济运行稳定性差,也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风险。随着资源束缚、土地制约及经济增速放缓等压力的陆续来袭,济宁市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虽然从济宁市煤炭储量和开采量来看,目前仍处于资源鼎盛期,但“躺在煤上吃煤”,终究是要吃完的。尽管济宁市还没到“煤竭城衰”的地步,但也不得不考虑资源型城市面临的共同命题——转型。
前有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尽城衰”之痛,后有煤炭资源开采期限之“迫”,打破“煤炭情结”,克服“路径依赖”,对济宁市来说十分必要。
早在2007年,处在资源鼎盛时期,济宁市就确立了“以经济战略转型为主线”的发展思路,力图打破“煤电独大”的原有格局。然而,面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济宁周边地区竞相发展的“挤压”态势,转型升级之路还需“跨越式”发展。
信息产业成转型突破口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并发表重要讲话。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发展信息产业作为济宁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突破口,提出了建设千亿信息产业基地,打造山东乃至全国新“硅谷”的目标。“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和信息化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成为必然趋势。”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指出,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更加坚定了济宁市发展信息产业的信心和决心。目前,济宁市正紧抓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互联网+”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举全市之力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产业引领城市转型、产业升级。
把发展信息产业作为推进资源型城市战略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全市启动实施了2014至2016年工业升级版行动计划。根据计划,未来三年,济宁市将围绕科技创新、两化融合、结构调整等十大行动,培育6大两化融合试验区,带动示范企业突破100户,切实走好“依靠资源起步、凭借跨越转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013年,全球高端IT项目——投资20亿美元的惠普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落户济宁市,成为济宁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外资项目。紧随其后,中兴通讯集团、甲骨文等世界巨头公司也纷纷投资布局济宁。对此,市经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主动推进战略转型、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济宁,近年来积极对接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在确立发展理念、打造营商环境、营造文化生活氛围方面创新模式,与投资企业形成了理念契合、环境切合、文化融合的默契,最终形成了产业大鳄“集群式”落户济宁的独特现象。
随着惠普、中兴、甲骨文等一批国际知名IT大企业落户产生的集聚效应,济宁市确立了产业转型的突破口,那就是从发展信息产业方面实现突破,将信息产业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先导性、引领性产业来培育,深度推进两化融合,加速膨胀新兴产业,提出把信息产业做到千亿规模,形成全省乃至全国“新硅谷”的任务目标。
作为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济宁市信息产业发展刚刚开始,就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预期效果。自去年以来,中兴通讯、中科智造、文思海辉、软通动力、大唐高鸿、上海钢联等一批知名IT企业集群式落户济宁。今年美国英特尔、微软、希捷、德国萨普和国内的阿里巴巴、深圳华为、神州数码等IT行业巨头又跟进洽谈对接。
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截至目前,济宁市已落地在建信息产业过亿元的项目共58个,总投资达561亿元。近期有望落地的项目有46个,预计总投资可达321亿元。目前,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济宁分中心、国家软件和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北斗产业化应用(济宁)平台、深圳创新设计研究院济宁分院、曙光城市云计算中心、九次方(济宁)大数据中心等一批信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相继落户济宁市并投入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惠普项目已到位资金26.6亿人民币,惠普软件人才实训中心投入使用,首期843名实训学员已经结业,第二批学员正在实训。中兴通讯智慧城市产业园项目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已建成,14家云计算、互联网企业入园建设。甲骨文OAEC项目综合云服务平台投入使用,中科院计算所“中科智造产业园”项目正式启动,大唐电信信息科技大厦动工建设。
抢抓机遇谋发展
7月29日,山东省信息技术产业基地现场推进会在济宁市召开,会议发布了全省上半年信息产业发展运行分析报告,并指出作为山东省信息产业鲁西南尾翼布局中的济宁,已成为山东省软件和服务业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尽管济宁市信息产业发展硕果累累,但毕竟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相对较小、总体发展不平衡、产品处于产业链分工低端等问题仍旧突出。虽然聚集了惠普、中兴、甲骨文等国内外IT 行业知名大公司,但目前项目仍处于建设期,其影响力、支撑力、带动力仍然偏弱,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聚集方面与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为突破信息产业发展瓶颈,济宁市积极主动作为,寻求解决途径,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给予了大力支持。省委书记姜异康、省长郭树清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亲自协调推动济宁市信息产业发展。今年6月,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将济宁市列为“山东省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把济宁市信息产业上升为省级战略,并研究制定政策予以定向支持。这为济宁市加快实现产业的涅槃新生、加速改变资源型城市产业“底色”提供了战略抓手和有力支撑,同时创造了新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
站在新起点,抢抓新机遇,再谋新发展。对于信息产业未来的发展,济宁市将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一个定位、三个提升”的部署,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好建设济宁“山东省信息技术产业基地”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探索切实有效的工作路径,加速膨胀以信息产业为重点的新兴产业,推动信息产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努力实现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确保与全省同步提前全面达小康的“三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