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济宁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境内既有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又有万世敬仰的始祖文化;既有融南汇北的运河文化,又有忠义刚烈的水浒文化;既有神秘莫测的佛教文化,又有英勇传奇的红色文化。这些都是济宁的宝贵财富,也是我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所在。
近年来,随着我市景区建设获得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一批A级旅游景区,特别是三孔景区率先跨入国家5A级景区行列,有力地提升了济宁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都为我市实施旅游“一卡通”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为更加有效地整合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08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实施重点旅游景区“一卡通”的决策。这是市委、市政府推出的一项重要惠民工程,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作为优势主导产业加以推进的工作力度。
一、实施和完善旅游“一卡通”的背景
国家节假日调整和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使人们有了更多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在崇尚健康、回归自然的消费理念下,会有更多的百姓走出家门,感受历史,亲近自然,追求旅游所带来的乐趣。
济宁部分景区不断攀升的票价,挡住了百姓出游的脚步,从而阻断了“行游住食购娱”产业链条的延伸,影响了旅游综合效益的提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迫切,通过旅游活动,广大市民不仅享受到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也加深了对济宁厚重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
适应“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新形势,充分发挥旅游在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济宁人游济宁”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二、实施和完善旅游“一卡通”的意义
(一)实施和完善旅游“一卡通”是省、市大力倡导的重要惠民工程。4月27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义》(鲁发[2009]9号文),在“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旅游一卡通”,把“一卡通”作为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重要工程,加以推进实施。济宁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旅游“一卡通”,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推行市内旅游景区一卡通”,把旅游“一卡通”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持续增发旅游一卡通”对旅游“一卡通”的发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我市做好“一卡通”推进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实施旅游“一卡通”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济宁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我市宝贵的财富,在旅游过程中,广大群众不仅享受了“一卡通”这项顺民心、合民意的“利民工程”所带来的方便和实惠,更加深了对济宁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得到了精神的陶冶和升华,对构建和谐旅游,营造“关注旅游、支持旅游、参与旅游、发展旅游”的良好氛围有着积极意义。
(三)实施和完善旅游“一卡通”是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党中央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战略部署。旅游业是一项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综合性产业,其潜在的辐射拉动作用是巨大的。而旅游 “一卡通”能有效降低旅游成本,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周边游、短途游,从而提升景区人气,有效整合“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增加旅游综合和社会效益,对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实施和完善旅游“一卡通”是旅游大势所趋。当前,旅游“一卡通”已成为各地开展“本地人游本地”活动的成功经验。不少城市在推行“一卡通”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淄博、东营、莱芜、滨州等四地市旅游“一卡通”运行一年来,销售数万张。潍坊的旅游“一卡通”已实现了跨市、跨省的销售,有效地扩大了“一卡通”发行量,截至目前,达到十余万张,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部分城市旅游“一卡通”与银行、电信、公交等部门合作,增加和完善功能,实现了跨行业“一卡通”。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本地人游本地”活动的开展,对我市做好“一卡通”推进工作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因此,应进一步提高对推进旅游“一卡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将其作为推动我市旅游发展,拉动消费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确保旅游“一卡通”景区(点)年票制度发行和推广工作顺利实施。
三、旅游“一卡通”是重要的民生工程
实施济宁旅游“一卡通”工程,在当前的形势下,济宁旅游业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处在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并举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政府的主导作用,尤其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一卡通”是随着旅游市场形势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在它的出台和运行过程中,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批示,要扎实有效地做好旅游“一卡通”工作。
为确保“一卡通”的正常运行,市旅游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深入景区调研,组织外出考察,为“一卡通”的出台和实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近期,又对旅游“一卡通”年票制度进行了完善,增加了加盟景区,由过去14个增加到28个,扩大了使用者范围,并与市建行签署了《旅游龙卡项目合作协议》,“济宁旅游龙卡”作为“一卡通”的升级版,集年票功能和龙卡的存取款、转账、结算功能于一身,将为“一卡通”持有者提供更多的方便和实惠,进一步扩大了“一卡通”惠民工程的效应。
“一卡通”是济宁旅游业的一个创举,也是对我市旅游发展的一大贡献。广大市民百元购卡,在一年有效期内,可不限次数游览28个、总价值700余元的加盟景区,几乎涵盖了我市所有的景区点。切实做到了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真正实现了 “知我济宁、爱我济宁,一卡在手、游遍济宁”。
四、扎实做好旅游“一卡通”发行工作
旅游“一卡通”这项惠民工程,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广泛认可,但是,由于推广力度不够,导致了“一卡通”发行进度较慢,与市委、市政府的期望还有相当的差距,与济宁旅游大市的地位极不相称。在此情况下,需要发挥政府主导的作用,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单位、各大企业的力量,形成推进工作合力,群策群力,协同作战,推动“一卡通”发行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全市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从各自的实际出发,积极参与、支持旅游“一卡通”年票的发行工作。市直各部门应做好旅游“一卡通”的宣传发动工作,明确任务,组织好本部门、本系统“一卡通”的发行工作,学习借鉴兖州市的做法,在机关、事业单位中统一办理“一卡通”,普及“一卡通”。
韩国、日本中小学生每年都在国内外开展修学旅游活动,以丰富阅历、提高素质。教育系统应把学生的“修学旅游”同“一卡通”的发行相结合,鼓励学生通过旅游,了解济宁的历史和文化,接受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也可以结合教师节,为广大教师统一办理“一卡通”,作为福利发放既扩大“一卡通”的发行,又满足了教师的出游愿望。
各大公司、大企业应大力宣传旅游“一卡通”的积极意义和惠民、利民作用,结合本单位、本系统实际,与本单位的福利和奖励旅游相结合,“持续增发旅游一卡通”,拓宽“一卡通”的发行渠道。
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应配合 “一卡通”的发行,切实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市旅游局应以旅游 “一卡通”加盟景区为依托,编排设计济宁旅游一日游、二日游线路,方便和引导市民合理出游。同时,各加盟景区应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推行细微化、个性化标准服务,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不能因为降低门票价格而降低景区旅游服务质量,让旅游者和年票持有者真正体验到“一卡通”这项“惠民工程”所带来的好处。 (作者系济宁市政府副秘书长)